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危石江中起,孤云岭上还。相逢皆得意,何处是乡关。
白话文翻译:
在江中耸立着危险的岩石,孤独的云彩在山岭上飘荡。我们相遇时都感到很高兴,但不知从哪里才算是我的故乡。
注释:
- 危石: 危险的石头,指立于江中的高石,形象地表现出江水的险恶。
- 孤云: 孤单的云彩,象征一种孤独的情感,也暗示着漂泊的状态。
- 乡关: 故乡和家乡,诗人在思考自己的归属感。
典故解析:
本诗所描绘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期,许多诗人都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情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漂泊之际,反映了他在旅途中与友人相逢的愉悦,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江中遇黄领子刘隆》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中相遇的情景。开篇的“危石江中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壮丽又带有危险的自然场景。接下来的“孤云岭上还”则通过孤云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漂泊的情感。这两句构成了诗歌的背景,既是地理的描写,更是情感的铺垫。
第三句“相逢皆得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相会的愉悦感,尽管身处险境,但友人的相聚使人感到快乐。然而,最后一句“何处是乡关”则引发了对归属感的深思,诗人虽然与友人相逢,但内心深处仍存在对故乡的渴望与思念,这种情感的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人对归属与故乡的深切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危石江中起: 描述江中高耸的岩石,象征险恶的环境。
- 孤云岭上还: 孤云在山岭上的飘荡,暗示了孤独的心境。
- 相逢皆得意: 遇见朋友时的愉悦,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何处是乡关: 对故乡的思考,表现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危石”与“孤云”的对比,象征着人生的危险与孤独。
- 对仗: “危石”与“孤云”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危石: 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 孤云: 代表孤独和漂泊的心情。
- 乡关: 体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中遇黄领子刘隆》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说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孤云”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自然
D. 快乐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愤怒
D. 自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张说的《江中遇黄领子刘隆》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则强调享乐与人生的短暂。两者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偏向于思乡和孤独,后者则更加豪放和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