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和乐章》
时间: 2025-01-11 17:02:21意思解释
西施 和乐章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讨春同过赤阑桥。便约会良宵。
暗抬娇眼,故故向人抛。
凤枕鸳衾,取次香熏透,爱终夜难消。
岂知一旦芳心冷,空垂泪染冰绡。
画楼远隔,凝望叹无憀。
比翼参差,只羡双飞燕,尚时度花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走过赤阑桥,约定在美好的夜晚相会。
我偷偷抬起娇媚的眼睛,故作轻松地向他投去眼波。
凤头枕和鸳鸯被,淡淡的香气弥漫,真爱在夜里难以消散。
可谁知道,一旦心中冷却,泪水空自染湿了冰冷的纱帐。
画楼遥远,凝视着远方不禁叹息无奈。
比翼鸟飞翔得参差不齐,只羡慕双飞的燕子,恰好在花梢间穿行。
注释
- 赤阑桥:一座著名的桥,象征着美好的春天和爱情的相遇。
- 凤枕鸳衾:凤头枕和鸳鸯被,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温暖。
- 芳心冷:指对爱情的失望和心冷。
- 画楼:指美丽的楼阁,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居所。
- 比翼参差:指比翼鸟飞翔的姿态,有时形容情侣,表达对爱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词赋,作品多描写爱情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而充满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诗人通过描绘爱情的美好与失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诗歌鉴赏
《西施 和乐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诗的开头提到“讨春同过赤阑桥”,用赤阑桥作为爱情相会的背景,意境悠远,春天的美好象征着爱情的初始与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展现出爱情的脆弱与无奈。“岂知一旦芳心冷,空垂泪染冰绡”,表达了对爱情冷却后的失落与哀伤。诗的结尾以“比翼参差,只羡双飞燕”结束,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爱情的敏感细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讨春同过赤阑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爱人一同走过象征爱情的桥梁。
- 便约会良宵:约定在美好的夜晚相会,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 暗抬娇眼,故故向人抛:通过“暗抬娇眼”表现出女方的羞涩与期待。
- 凤枕鸳衾,取次香熏透,爱终夜难消:用物件的描写传达出浓厚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爱情的甜蜜。
- 岂知一旦芳心冷:转折句,揭示出爱情的脆弱,心冷后的一切都是空无。
- 空垂泪染冰绡:用泪水来描绘失落的心情,冰冷的纱帐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画楼远隔,凝望叹无憀:描绘出遥远的思念,产生无奈的感叹。
- 比翼参差,只羡双飞燕:用飞燕象征美好爱情的典范,表达对爱情的羡慕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枕鸳衾”,用比喻手法表现爱情的温馨。
- 拟人:如“空垂泪染冰绡”,赋予泪水以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爱情的美好与失落,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阑桥:象征爱情的相遇与美好时光。
- 凤枕鸳衾:象征爱情的温馨与甜蜜。
- 冰绡:象征着失落与冷却的爱情。
- 比翼燕: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赤阑桥”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 诗中“比翼参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爱情的失望
- B. 对友谊的珍惜
- C. 对爱情的向往
- “凤枕鸳衾”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温暖
- B. 冷漠
- C. 失落
答案
- B. 爱情
- C. 对爱情的向往
- A. 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汪东的《西施 和乐章》更注重描绘爱情的脆弱与失落,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