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山寺楼。焦山戍楼。青天不锁江流。任来舟去舟。身如寄鸥。心同病鸥。海门已断前头。怕风愁浪愁。
白话文翻译:
在金山寺的高楼上,焦山的戍楼遥望。蓝天之下,江水自由流淌,不受拘束,任凭船只来去。我的身影如同寄居的鸥鸟,心情却如同受伤的鸥鸟。海门前方已然封闭,心中恐惧,惧怕风浪的忧愁。
注释:
-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焦山:位于镇江,山上有戍楼,古时用于防御。
- 青天不锁江流:形象描绘了天空的广阔和江水的自由流动。
- 寄鸥:寄居的海鸥,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病鸥:受伤的海鸥,暗示心灵的困扰与不安。
- 海门:指海的出入口,这里意指前方的障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润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
诗歌鉴赏:
《醉太平 过润州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诗中,金山寺与焦山戍楼的描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庄严与宁静的氛围。然而,正是在这样宁静的外表下,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不安与愁苦。诗人以“身如寄鸥,心同病鸥”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与漂泊感,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的最后两句“海门已断前头。怕风愁浪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浪,诗人感到无能为力,内心的愁苦愈加显现。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更加突显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山寺楼: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地点,金山寺的高楼。
- 焦山戍楼:继续介绍周围环境,焦山的防御性建筑。
- 青天不锁江流:表达开阔的视野与自由流动的江水,象征着无拘束。
- 任来舟去舟:表现了生活中的随意与无常。
- 身如寄鸥:用寄鸥比喻自己的漂泊状态。
- 心同病鸥:内心的痛苦与受伤。
- 海门已断前头:预示前方的障碍与困境。
- 怕风愁浪愁:表达对未来无常的恐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鸥鸟,形象地表现了漂泊与孤独。
- 对仗:例如“身如寄鸥,心同病鸥”,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绪。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漂泊的思考,同时折射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忧愁,形成了一种对比鲜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金山寺:象征着宁静与信仰。
- 焦山戍楼:代表着历史与防御,暗示着人们对安全的渴望。
- 青天与江流:象征自由与希望。
- 鸥鸟:象征漂泊与孤独,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山寺”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安徽
- “身如寄鸥,心同病鸥”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忧愁
- C. 愤怒
- 诗中“海门已断前头”暗示了什么?
- A. 前方的障碍
- B. 未来的希望
- C. 生活的安宁
- 诗中提到的“金山寺”位于哪个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的忧愁。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表达了思乡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程颂万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