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

时间: 2025-02-04 15:45:07

种心心与爱花殊,日掩重门一事无。

随意栽培随意长,何须检点费工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种心心与爱花殊,日掩重门一事无。
随意栽培随意长,何须检点费工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心中种植与爱花的不同,白天门紧闭也无所谓。随意栽培,随意生长,何必费心去检点。

注释:

  • 种心心:种植心中所爱,表达对心灵的栽培。
  • 与爱花殊:与对花的爱有所不同,强调情感的独特性。
  • 日掩重门:白天门紧闭,象征着与外界隔绝。
  • 一事无:指无所谓的态度,表示对外界事情的漠然。
  • 随意栽培:自由自在地种植,表达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
  • 何须检点费工夫:无需仔细打理,强调自然生长的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种心”和“爱花”可以理解为对情感的表现,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事物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棨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其作品往往追求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追求安宁与自我内心的和谐。诗人通过种花隐喻心中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随意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种花》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品。通过对“种心”与“爱花”的对比,诗人传达了对内心情感的重视,也隐含了对外部世界的淡漠。诗句简洁,却蕴含深意,特别是“日掩重门一事无”,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似乎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随意栽培随意长”更是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的生活哲学,诗人赞美自由生长的重要性,反对人为的干预和繁琐的管理。这种情感在当时社会中尤为珍贵,尤其是在物质追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王棨华的这种态度显得尤为清新和高尚。

整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我情感的珍视和对自然状态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种心心与爱花殊:心中的感情与对花的爱有所不同,强调情感的独特性。
    2. 日掩重门一事无:白天门关紧,外界的事情与我无关,表现一种闲适与淡然。
    3. 随意栽培随意长:强调随性而为的态度,表达一种对自然生长的欣赏。
    4. 何须检点费工夫:无需费心去打理,强调自然之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与种花相类比,展现内心情感的生长。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情感的重视与对自然生长的向往,表达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世俗事务的漠然与对自我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象征内心情感与思考。
  • :代表爱情与美好事物。
  • 重门:象征隔绝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掩重门”的意思是: A. 白天关门
    B. 不在意外界
    C. 容易打开
    D. 以上都对

  2. “随意栽培”的态度强调了: A. 细致打理
    B. 自然生长
    C. 追求完美
    D. 强调规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王棨华的《种花》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棨华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自然生长,而陶渊明则描绘了理想化的世外桃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棨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