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 东滨秋夜赠金四兆祥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0:5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荻横霜,乱葭撑雨,板桥秋水斜晖。
恰冷风残照,驴背初归。
苾刍隔岸呼名字,道故人相念依依。
算来良晤,刚逢重九,黄菊开时。
向晚月映疏离。有数层蛩语,切切悲啼。
向此中趺坐,那不含悽?
平生骨冷宜僧伴,过招提两宿松扉。
殷勤话旧,总忘漏尽,笑谱新词。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夜晚,老荻草覆盖着霜,散乱的芦苇在雨中摇摆,板桥上秋水在夕阳的斜晖中闪烁。
正当冷风中,残阳照耀着,驴子背上的人刚刚归来。
岸对岸的苜蓿在呼唤着名字,仿佛在诉说着对故人的思念。
算起来,我们刚刚在重阳佳节相聚,正是黄菊盛开的时节。
傍晚时分,月光照在疏离的景象上,几只蟋蟀在低声悲鸣。
我坐在这里,何尝不感到惆怅?
平生骨冷,正好有僧侣相伴,曾在松扉下共度两宿。
殷切地谈论旧事,却总是忘记时间已悄然流逝,笑着谱写新的词句。
注释
- 荻:一种禾本科植物,生长在水边,常用作制作席子、笛子等。
- 苾刍:指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诗中用来比喻思念的情感。
-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传统的登高节日。
- 松扉:松树的门,常用来指代僧舍或禅院的门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夜,正值重阳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渗透着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恬淡而略带忧伤的情感。开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老荻、乱葭、斜晖,透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昭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和孤独。诗人在这一背景下,回忆起与故人的交往,尤其提到重阳节的相聚,黄菊盛开的时刻,带有温暖的回忆。
诗中通过“苾刍隔岸呼名字”的意象,展现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那种隔岸的呼唤,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友谊的珍视。随着夜色的加深,月光映照在疏离的景象中,几只蟋蟀在低语,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在结尾,诗人提到“平生骨冷宜僧伴”,表达了对生命孤独的思考,借助僧侣的陪伴,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而“笑谱新词”的结尾,则在淡淡的忧伤中带入了一丝希望,表明即使时光流逝,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依然可以在新的交流中延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荻横霜:老荻草上覆盖着霜,传达出秋天的寒冷。
- 乱葭撑雨:芦苇在雨中摇摆,增添了湿润的秋意。
- 板桥秋水斜晖:描绘秋水在夕阳下的美丽景象。
- 恰冷风残照,驴背初归:描写冷风中的余辉,驴子背上的人回家,显得温馨。
- 苾刍隔岸呼名字:岸对岸的苜蓿呼唤着名字,象征着思念。
- 道故人相念依依:诉说着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 算来良晤:回忆起美好的相聚时光。
- 重九,黄菊开时:重阳节的时候,黄菊盛开,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 向晚月映疏离:夜晚的月光照在孤寂的景象上,增添了一种惆怅。
- 有数层蛩语,切切悲啼:几只蟋蟀的鸣叫,传达出一种悲伤的情感。
- 向此中趺坐:我坐在这里,思绪万千。
- 平生骨冷宜僧伴:对生命的孤独感悟,借助僧侣的陪伴。
- 过招提两宿松扉:在松树下的僧舍共度时光,增添了温暖的回忆。
- 殷勤话旧:热情地谈论往事。
- 总忘漏尽,笑谱新词: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愉快地创作新的诗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苾刍隔岸呼名字”比喻远方的思念。
- 拟人:蟋蟀的鸣叫被描绘为“切切悲啼”,赋予了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有着平衡的对仗,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与人际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生命的孤独,同时也传达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黄菊:象征着重阳节的团聚与温暖。
- 蛩语: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
诗中“苾刍”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荻
- B. 菊
- C. 苜蓿
- D. 芦苇
-
诗中表现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失落
答案
- B. 重阳节
- C. 苜蓿
-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张槎的《金菊对芙蓉》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而后者则渗透着更深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悲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