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时间: 2025-01-11 08:17: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作者:苏轼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
因作二首,寄袁公济雪颔霜髯不自惊。
更将翦彩发春荣。
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
且呼张丈唤殷兄。
有人归去欲卿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作者以绚丽的花色来表现初春的生机。因而作了两首词,寄给袁公,希望他能在这美好的春光中不自惊慌。更想借此机会,展现新春的繁荣。羞涩的脸庞尚未醉红,便已显得娇艳动人。不要再唱那黄鸡与白发的悲歌,来吧,叫上张丈和殷兄。一些人归去,似乎想要依偎在我身旁。
注释
- 伽花:指色彩鲜艳的花卉。
- 初春之兴:初春的兴致与生机。
- 翦彩:剪裁色彩,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象。
- 羞颜未醉已先赪:指脸上带着羞涩,尚未喝醉但已显红晕。
- 黄鸡并白发:可能指代衰老与失落的情景。
- 卿卿:亲密的称呼,意指情人或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成就斐然,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苏轼的创作受到了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身处逆境却仍然乐观,借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通过对花色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春天的花色为引子,展现了苏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以“伽花彩甚奇”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色彩,传达出初春的气息,令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生机。接着,词人以“因作二首,寄袁公”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透出一种温暖与亲切。
通过“羞颜未醉已先赪”的描写,苏轼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天的娇嫩与生动,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青春的气息。接下来的“莫唱黄鸡并白发”,则是一种对衰老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之短暂的感慨。在词的最后,苏轼以“有人归去欲卿卿”结束,隐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盼,渴望与友人共度这美好时光。
整首词不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还展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精神与对友谊的珍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积极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伽花彩甚奇:描绘花的色彩鲜艳,吸引人的眼球。
- 谓有初春之兴:暗示春天的到来,生机勃勃。
- 因作二首,寄袁公:因春光美好,作了两首词寄给袁公。
- 济雪颔霜髯不自惊:袁公的雪白胡须与霜白头发,依然从容不迫。
- 更将翦彩发春荣:剪裁色彩,展现春天的荣华。
- 羞颜未醉已先赪:描绘美女面带羞涩,虽未喝醉却已红晕。
- 莫唱黄鸡并白发:劝诫不要再唱衰老的悲歌。
- 且呼张丈唤殷兄:邀请朋友们一同聚会,享受春天。
- 有人归去欲卿卿:表达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亲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伽花”比喻春天的美丽。
- 拟人:将春天的生机与情感融入自然景象。
- 对仗:如“雪颔霜髯”,体现了词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伽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黄鸡与白发:象征衰老与哀伤。
- 羞颜:代表青春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伽花彩甚奇”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夏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花朵
- C. 秋天的果实
-
诗中提到的“黄鸡”隐喻了什么?
- A. 友谊
- B. 衰老
- C. 春天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期待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浣溪沙》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苏轼更侧重于友情与乐观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