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江中望九华山》

时间: 2025-01-11 20:07:26

不为看山不挂冠,布帆无恙度云关。

匡庐九叠都看遍,九子重看画里山。

天澹澹,水漫漫。

隔江岚翠袭衣寒。

轻舟不住梅根浦,爱向中流数髻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为看山不挂冠,布帆无恙度云关。
匡庐九叠都看遍,九子重看画里山。
天澹澹,水漫漫。隔江岚翠袭衣寒。
轻舟不住梅根浦,爱向中流数髻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为名利而停留在山中,悠然自得地乘舟穿过云雾。虽然已经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但依然愿意再一次欣赏画卷中的九华山。天边的云淡淡、江水漫漫,远处的山岚如翠色袭来,令人感到一丝寒意。轻舟在梅根浦不停地行驶,我更喜欢在江心看那几位梳着髻的女子。

注释:

  • 不为看山不挂冠:不因看山而不挂上官帽,意指不以山水之美而贪恋官职。
  • 布帆无恙度云关:顺风扬帆,安全地度过云雾重重的关口。
  • 匡庐:匡庐指的是匡庐山,著名的山脉。
  • 九子:指九华山的九峰。
  • 天澹澹:天色显得淡淡的,形容天气晴朗。
  • 水漫漫:水面辽阔,波光粼粼的样子。
  • 隔江岚翠袭衣寒:远处的山岚如青色的烟雾袭来,让人感到一丝寒气。
  • 轻舟不住梅根浦:轻快的小舟在梅根浦边上不停地行驶。
  • 爱向中流数髻鬟:我偏爱在江心处数那些梳着髻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时雨,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美和人情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之际,可能是他在游览九华山时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江中望九华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欣赏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开篇即表明诗人不为名利所驱动,说明他对官场生活的淡然,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乘舟游览的情景,描写了云关的神秘与匡庐山的壮丽,表达了对山水画境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天澹澹,水漫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和辽阔的氛围,仿佛让读者也身临其境。最后一句“爱向中流数髻鬟”则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欣赏。这种交织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优美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为看山不挂冠: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不在意,强调了他对山水景色的向往。
  2. 布帆无恙度云关:描绘了轻松自得的旅程,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3. 匡庐九叠都看遍:说明诗人游历过许多名胜,但依然愿意再看九华山。
  4. 九子重看画里山:暗示九华山的美丽如同画卷般值得再度欣赏。
  5. 天澹澹,水漫漫:通过天气和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自然氛围。
  6. 隔江岚翠袭衣寒:描绘了远山的青色气息,带来一丝清冷感,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7. 轻舟不住梅根浦: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舟行不息。
  8. 爱向中流数髻鬟:通过对女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比如将九华山比作画卷,富有想象力。
  • 对仗:如“天澹澹,水漫漫”,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山岚如人般袭来,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展现了清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关: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险与美丽。
  • 匡庐九叠: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 梅根浦:代表着江边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名利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不为名利所动
    • C. 享受官职
  2. “天澹澹,水漫漫”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暴风雨
    • B. 宁静辽阔
    • C. 树林茂密
  3. 诗中提到的“九子”指的是哪个山?

    • A. 泰山
    • B. 九华山
    • C. 黄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对山水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个体的豪情与壮志。
  • 王维《山居秋暝》:则更多地体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粗略解读:

两首诗与《鹧鸪天·江中望九华山》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但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王维则显得静谧而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