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 其七
赪苞檀萼缀萧斋,幽韵袭人来。
乍可酒边私嗅,偏宜鬓底微开。
而今不见,踏残小径,寻遍苍苔。
侧帽临风不语,几般怆旧情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红色的花朵和紫色的枝叶点缀在萧条的院子中,淡淡的韵味仿佛袭来,令人心醉。偶尔在酒边闻到花香,正好适合轻轻拨动鬓发。如今彼时的景致不再,只能踏着残留的小径,寻找那苍苔的记忆。戴着帽子,迎风无言,心中满是对往昔的惆怅与怀念。
注释:
- 赪苞:指红色的花朵。
- 檀萼:紫色的花瓣。
- 萧斋:指清幽的院落或书房。
- 幽韵:指淡淡的韵味,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 微开:轻轻地张开。
- 苍苔:指青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昔日的遗迹。
- 侧帽:指斜戴的帽子,增添了诗人的闲适气息。
- 怆旧情怀:指对过去的眷恋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80),字梦阮,号岱舸,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词人,以其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朝中措》写于作者晚年,正值世事沧桑,个人经历的波折使得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叹,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歌鉴赏:
《朝中措 其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往昔记忆时的复杂情怀。开篇即以“赪苞檀萼”引入自然之美,暗示着生命的绚烂与短暂。诗人通过对花香的细腻感受,传达出一种私密的愉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然而,随着“而今不见”的转折,诗人情绪陡然转向对往昔的追忆。踏着“残小径”,使得诗人心中涌动的是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怀念。最后一句“几般怆旧情怀”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在风中无言的姿态,暗示着对过往的无奈与沉重思考。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感知与对时光流逝的不舍。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比喻,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赪苞檀萼缀萧斋:花朵与叶子装点着幽静的院子。
- 幽韵袭人来:淡淡的韵味让人心醉。
- 乍可酒边私嗅:偶尔在酒边闻到花香。
- 偏宜鬓底微开:轻轻拨动鬓发,正合适。
- 而今不见:如今这些美好已不复存在。
- 踏残小径,寻遍苍苔:踏着小径,寻找那青苔的记忆。
- 侧帽临风不语:戴着帽子,迎风沉默。
- 几般怆旧情怀:心中满是对往昔的惆怅与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赪苞檀萼”与“幽韵袭人”,形成了和谐的音律。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拟人:将“幽韵”拟人化,使其仿佛有生命般袭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情绪,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赪苞: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美丽。
- 幽韵: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深远的思考。
- 苍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迹。
- 侧帽:象征着诗人的闲适与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赪苞”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花?
- A. 红色
- B. 绿色
- C. 蓝色
-
诗人用“苍苔”来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生命的绚丽
- C. 自然的美丽
-
诗中的“侧帽临风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无奈与惆怅
- C. 激动
答案:
- A. 红色
- A. 时间的流逝
- B. 无奈与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其情感更加细腻,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情感视角。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豪放中夹杂着对月亮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更为开阔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赏析》
- 《清代词人研究》
- 《陈维崧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