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时间: 2025-01-10 22:07: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岳阳楼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行尽清溪日已蹉,
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
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
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
来往片帆愁白波。
白话文翻译:
行尽清溪,太阳已经落下,
云彩的映衬下,山影高耸而峻峭。
楼前归来的游子,怨恨着秋天的梦,
湖上的美人,疑惑着夜晚的歌声。
我独自高坐,狂风呼啸而过,
平静的湖面,明亮的月光洒满。
最终期望一只小船带着樵夫离去,
往来行驶的帆船,愁绪如白色波浪。
注释:
- 蹉:耽误,指时间的流逝。
- 怨:怨恨、感到不满。
- 美人:指湖上的女子,可能是渔夫的妻子或游子思念的对象。
- 樵:砍柴的人,代表着一种生活的象征。
- 片帆:小船的帆,形容渔船或小舟。
典故解析:
“岳阳楼”是岳阳的一座楼,历代文人骚客对此有过许多描写,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经典。诗中提到的“归客”和“美人”体现了对游子归家的思念和对离人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情感细腻,景色描写生动,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刘长卿在岳阳楼游玩时,触景生情,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游子与美人以及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岳阳楼》是刘长卿的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中描写了岳阳楼前的自然景观,流动的清溪、巍峨的山影、湖面上的明月等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的开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给人以一种惆怅的感觉。接着,诗人引入了“归客”和“美人”,他们的存在让自然景色更加生动,感情更加深厚。归客的怨恨与美人的疑惑,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感受,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思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独坐高楼,感受到强风的急促,增添了孤独的氛围。在浩瀚的平湖上,月光洒满,显得格外宁静,但内心的愁绪却如白波般涌动。最终,诗人希望能乘着小船离开,带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依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心的复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尽清溪日已蹉:行走在清澈的溪水旁,太阳已经慢慢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云容山影两嵯峨:云彩的映衬下,山影显得高耸而巍峨,突显出自然的壮丽。
- 楼前归客怨秋梦:归来的游子在楼前,对秋天的梦境感到怨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湖上美人疑夜歌:湖面上有位美人,似乎对夜晚的歌声感到疑惑,增加了情感的复杂性。
- 独坐高高风势急:诗人独自坐在高处,感受到急促的风,突显出孤独与不安。
- 平湖渺渺月明多:开阔的湖面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渺小而宁静。
- 终期一艇载樵去:希望有一只小船能载着樵夫离去,隐喻着对生活的逃离与向往。
- 来往片帆愁白波:往来的小帆船在白色波浪中,愁绪浮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波”比喻内心的愁苦,增加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归客怨秋梦”和“美人疑夜歌”,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美人”赋予人的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着纯净与流动的时间。
- 云容: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与无常。
- 归客: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 美人:象征着爱的牵挂与渴望。
- 月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岳阳楼》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长卿
- D. 王维
-
“行尽清溪日已蹉”中的“蹉”是什么意思?
- A. 迅速
- B. 耽误
- C. 迷失
- D. 渴望
-
诗中提到的“美人”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愉悦
- B. 疑惑
- C. 愁苦
- D. 归属
答案:
- C. 刘长卿
- B. 耽误
- B. 疑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王勃《滕王阁序》
诗词对比:
- 刘长卿的《岳阳楼》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两者都描绘了高楼的壮丽景色,但刘长卿更多地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王勃则表现了壮志豪情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