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

时间: 2025-01-10 23:05:10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

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

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

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

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

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

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

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
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
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
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
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
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
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
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深切思考。诗人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疲惫和对诸侯的依赖,感叹天子无心南顾,元勋们却在上游。大才之人应运而生,盛业能够拯救困境。风景随着笔墨而生动,山川在谋略中交织。席间举杯相送,旄节指向归舟。莺鸟知道春深的惆怅,猿猴意识到日暮的忧愁。离别之时花儿寂静,南北河流悠悠流淌。唯有家国之事,终身令人忧虑。


注释:

  • 王师:指朝廷的军队。
  • 诸侯:历史上各个地方的统治者。
  • 元勋:杰出的功臣。
  • 间气:指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气质。
  • 羽觞:酒杯。
  • 旄节:古代军队的旗帜。
  • :黄莺,春天的象征。
  • :猿猴,常用来象征孤独和愁苦。
  • 别离:分别,离别。

典故解析:

  • “天子无南顾”: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中,皇帝对南方事务的漠视,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莺识春深恨”:春天是生机的象征,但莺鸟却因春深而感到惆怅,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短暂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以诗歌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著称,作品多表现对家国的忧虑和个人的感受。

创作背景:作于唐代,正逢国家动荡、边疆不宁之时,诗人以抒情的手法表达对家国的挂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开篇即提到“王师劳近甸”,说明了国家的紧迫局势,紧接着的“兵食仰诸侯”则揭示出国家对地方势力的依赖。接下来的“天子无南顾”更是直接表明了皇帝对南方事务的忽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不仅富有画面感,也传达出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句“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点明了主题,诗人将个人的忧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和自我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师劳近甸:指朝廷的军队在边疆疲惫不堪。
  2. 兵食仰诸侯:军队的粮草依赖于地方诸侯。
  3. 天子无南顾:皇帝对南方的事务毫不关心。
  4. 元勋在上游:功臣们在权力的巅峰,未能关注国家的危机。
  5. 大才生间气:人才在特定环境中崭露头角。
  6. 盛业拯横流:伟大的事业能够拯救危机。
  7. 风景随摇笔:自然风景随着诗人的笔触而生动。
  8. 山川入运筹:山河在谋划中融入战略。
  9. 羽觞交饯席:在宴席上举杯相送。
  10. 旄节对归舟:军旗指向归航的船只。
  11. 莺识春深恨:黄莺知道春天深处的惆怅。
  12. 猿知日去愁:猿猴感知日暮的忧虑。
  13. 别离花寂寂:离别时花儿显得寂静。
  14. 南北水悠悠:南北的河流缓缓流淌。
  15. 唯有家兼国:唯独家国之事令人忧虑。
  16. 终身共所忧:这一忧虑伴随终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莺识春深恨”,将莺鸟的情感与春天的意象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将莺和猿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师:象征国家的力量与责任。
  • :春天与离别的象征。
  • :孤独与忧愁的象征。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悠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师”指代什么?

    • A. 地方势力
    • B. 朝廷的军队
    • C. 商人
  2. “莺识春深恨”中的“莺”象征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忧愁
    • C. 宁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离别的无奈
    • B. 家国的忧虑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刘长卿的忧国情怀与杜甫的《春望》中的忧国忧民主题相似,但刘长卿更侧重于个人感受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揭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刘长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