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子偏惊拍岸风,不论蜀艇与南郍。
片帆催落梅根渚,天际池山出九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舟子在九华峰附近驾船时的情景。他因岸边拍打船身的风而感到惊讶,似乎并不在意是蜀地的船还是南方的船。悠然的船帆催促着梅花树根旁的小洲,远处的天际与水面交接处,出现了九座高峰。
注释
- 舟子:指的是划船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中的主角。
- 偏惊:特别感到惊讶。
- 拍岸风:指风吹打岸边的声音。
- 蜀艇:指来自蜀地的船只。
- 南郍:南郍即南方的船只,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船。
- 片帆:一只船的帆。
- 催落:催促着落下。
- 梅根渚:梅树根部旁的小洲。
- 池山:指水边的山。
- 九峰:指九华峰的高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九华峰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舟行生活的感慨。九华峰以其巍峨雄伟著称,诗人通过舟子之眼,展现了水面与山峰的和谐美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舟子为视角,描绘了他在九华峰附近的航行情景。诗的开头“舟子偏惊拍岸风”,生动展现了舟子在自然气候下的情绪,表现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接着“无论蜀艇与南郍”,体现了舟子对船只来源的淡然态度,展现了他对航行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片帆催落梅根渚”,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小洲上梅花树根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而“天际池山出九峰”则是整首诗的高潮,描述了高峰在遥远天际的壮丽景象,形成了水与天、山与舟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的向往。诗中的意象新颖,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舟子偏惊拍岸风:描写舟子因风声而惊异,表现了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 不论蜀艇与南郍:舟子对船只的来源毫不在意,强调了他在自然中享受的自由感。
- 片帆催落梅根渚:描绘了船只在水域中前行的情景,梅根渚的出现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天际池山出九峰:展现了九华峰的壮观景象,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诗人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舟子的心情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舟子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互动,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用词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舟子的视角,表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子:象征着自由与流动。
- 拍岸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梅根渚: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九峰:象征着巍峨的自然景观和人类对自然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舟子偏惊拍岸风”中,舟子感到惊讶的原因是什么?
- A. 风声
- B. 船只
- C. 山景
-
诗中提到的“九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九华山
- B. 泰山
- C. 黄山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 A. 风声
- A. 九华山
- B. 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望庐山瀑布》(李白)与《和全父弟九华峰》: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前者偏重于壮观的瀑布,后者则突出山水的和谐。两首诗在意象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风格与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