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 其一》
时间: 2025-01-25 23:42: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却怪年来懒更长,
见人无力下绳床。
自知无德将谁傲,
一任诸方唤我狂。
活竹编篱生晚翠,
新茅缚枕带秋香。
鸟声啼入碧烟去,
古寺遥钟散夕阳。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来,我懒得越来越久,
见到人时无力从床上爬起。
自知道自己没有德行,谁还会仰望我呢?
任凭各方称我为狂人。
用活竹子编成的篱笆长出了晚秋的翠绿,
新割的茅草做的枕头散发着秋天的香气。
鸟儿的叫声飞入碧蓝的烟雾中,
远处古老寺庙的钟声散落在夕阳下。
注释:
- 却怪:却怪,意为“却觉得”。
- 懒更长:懒得更久,形容懒惰的状态。
- 绳床:用绳子编织的床,古时常见的床铺。
- 无德:没有德行。
- 狂:在此指被称为狂人,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活竹:生长茂盛的竹子。
- 晚翠:秋天的绿色,指晚秋时节的植物。
- 秋香:秋季的香气,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气息。
- 鸟声啼入碧烟去:鸟鸣声与蓝色烟雾交融。
- 古寺遥钟:远处古老寺庙的钟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道衡,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常与山水、田园结合,展现一种归隐的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道衡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沉思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居杂诗 其一》展现了道衡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体会。诗的开头,诗人以“却怪年来懒更长”自嘲,表明自己在隐居生活中愈加懒惰,似乎对世俗的事务越来越无力应对。这一语句不仅表达了他内心的懈怠,也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淡漠。接着的“自知无德将谁傲”,更是透露出他的自知之明,意识到自己没有值得自豪的德行,因而对外界的评价不以为然,任凭他人称呼他为“狂”。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活竹编篱生晚翠,新茅缚枕带秋香”,活竹和新茅的描绘,展现了他所处环境的自然美,生动而富有诗意,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清新与静谧。最后两句“鸟声啼入碧烟去,古寺遥钟散夕阳”,则通过鸟鸣和钟声的意象,渲染了一个宁静的黄昏,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似乎让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也反映了道衡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自省,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却怪年来懒更长:表达了诗人因隐居而逐渐懒惰的心态。
- 见人无力下绳床: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力感。
- 自知无德将谁傲:诗人自我反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 一任诸方唤我狂:对他人称呼的态度洒脱,不以为意。
- 活竹编篱生晚翠:描绘隐居环境的美丽,表现自然的生机。
- 新茅缚枕带秋香:传达出隐居生活的舒适与安逸。
- 鸟声啼入碧烟去:鸟鸣声与景色融合,渲染宁静氛围。
- 古寺遥钟散夕阳:远处钟声的描写增添了诗境的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隐居生活的安宁。
- 拟人:鸟声如人般啼鸣,增添生动性。
- 对仗:如“活竹编篱”和“新茅缚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坚韧与高洁。
- 茅:代表自然质朴的生活。
- 鸟声:象征自由与灵动。
- 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疏离
C. 迷恋 -
诗中“自知无德将谁傲”表示诗人的: A. 自信
B. 自卑
C. 冷漠 -
诗中鸟声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喧闹
B. 人生的孤独
C. 生命的自由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景色的描绘与哲理的融合。
- 李白《庐山谣》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山水的崇拜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手册》
- 《道衡诗文研究》
利用以上内容,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山居杂诗 其一》的意境与诗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