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吕仪部招游平山堂分赋》

时间: 2025-04-28 22:07:18

嫩草芊芊满径生,故宫三月未闻莺。

几行绿树连东楚,万叠青山出石城。

曲岸花深歌舫慢,小桥风定酒旗明。

封侯平固真潇洒,郊外流觞宴步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嫩草芊芊满径生,
故宫三月未闻莺。
几行绿树连东楚,
万叠青山出石城。
曲岸花深歌舫慢,
小桥风定酒旗明。
封侯平固真潇洒,
郊外流觞宴步兵。

白话文翻译:

嫩绿的青草在小路上茂密生长,
故宫三月的时节尚未听到黄莺的鸣叫。
几排绿树连绵向东延伸,
万重青山映衬着石城。
曲折的岸边花开繁盛,歌船慢慢划行,
小桥上微风轻拂,酒旗在阳光下明亮。
封侯平固的生活真是潇洒自在,
郊外的宴会上,流觞而饮,步兵悠然自得。

注释:

  • 嫩草芊芊:嫩绿的草生长茂盛。芊芊: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故宫:指北京的故宫,古代皇宫。
  • 东楚:指东边的楚地,楚国的地理范围。
  • 万叠青山:重重叠叠的青山,形容山峦起伏。
  • 曲岸花深:弯曲的河岸上花开得十分繁盛。
  • 酒旗:指酒馆的招牌。
  • 封侯平固:封侯和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的富贵与安逸。
  • 流觞宴步兵:流觞(饮酒时把酒杯抛入水中随水漂流),宴会上有步兵参与,形容生活的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闿是清代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上巳吕仪部招游平山堂分赋》是在春暖花开的上巳节时节,诗人受邀游玩平山堂时创作的。这一时节,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光,诗人借此机会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人在春日的郊外游玩,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开篇以“嫩草芊芊满径生”引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青草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蓬勃。接下来提到的“故宫三月未闻莺”,则传达了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春天的盎然生机与人们的闲适心情。

诗中“曲岸花深歌舫慢”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水边悠然自得的情景,伴随着清风和花香,游船缓缓而行,展示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而最后两句“封侯平固真潇洒,郊外流觞宴步兵”则点明了诗人的情怀:虽然生活富贵,但更向往的是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气韵生动,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闲适与安宁,让人沉醉于这幅春日的画卷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嫩草芊芊满径生:描绘了春天草木复苏的景象。
  2. 故宫三月未闻莺:表现了春天的宁静与怀旧之情。
  3. 几行绿树连东楚: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生机。
  4. 万叠青山出石城:强调了山水的壮丽与层次感。
  5. 曲岸花深歌舫慢:描绘了闲适的游船生活。
  6. 小桥风定酒旗明:表现了宁静的环境与人们的欢愉。
  7. 封侯平固真潇洒:表达了对高官厚禄的淡漠态度。
  8. 郊外流觞宴步兵:展示了放松与快乐的社交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草木比作生机。
  • 拟人:描绘自然景色时赋予其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繁华与宁静之间,诗人选择了后者,强调了生活的质量与内心的平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草: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青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酒旗: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嫩草芊芊”所描绘的季节是?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2. 诗人对“封侯平固”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轻蔑
    C. 无所谓
    D. 崇拜

  3. 诗中提到的“流觞”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饮酒
    C. 游船
    D. 舞蹈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在《庐山谣》中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而江闿在此诗中则更注重春日的闲适与生活的美好,两者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与视角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 《江闿诗歌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