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鹭咏
作者: 李端 〔唐代〕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
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鹭在空中翱翔的情景,仿佛它的飞行距离近在咫尺,但实际上却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白鹭在树林的映衬下,宛如落雪般纯洁;在水面上掠过,像是在翻卷的潮水。诗中提到的“幽人兴”,暗示了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似乎在表达诗人与白鹭相遇时的心情,仿佛置身于碧蓝的天空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迥:遥远,远离。
- 应:应该,表推测。
- 落雪:形容白鹭的洁白,像雪一样。
- 拂水:轻轻掠过水面。
- 幽人:指隐居的人,常用来指代有情趣、爱自然的人。
- 碧霄:指蔚蓝的天空。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白鹭”常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常被古人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擅长描绘鸟类和水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隐逸之风盛行,诗人们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与理想,体现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白鹭咏》以白鹭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白鹭的形象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首句“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开篇便展现了白鹭的高洁与优雅,诗人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审视自然,仿佛在说,尽管白鹭在空中飞翔看似触手可及,但它的真实存在却又是遥不可及的。接下来的两句“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鹭在树林和水面上的美丽身影,凸显了它的纯洁与灵动,这种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也唤起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则引入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诗人似乎在表达与自然相融的渴望,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气韵流畅,构建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令人神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迥起来应近:白鹭在空中飞翔,给人一种近在眼前的错觉。
- 高飞去自遥:尽管看似近,实际上却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 映林同落雪:映衬在树林间,犹如洁白的雪花,象征纯洁。
- 拂水状翻潮:飞过水面,水波荡漾,形象生动。
- 犹有幽人兴:有隐士般的情趣与兴致。
- 相逢到碧霄:与自然相遇,仿佛置身于蔚蓝的天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鹭比作落雪,突出其纯洁。
- 拟人:赋予白鹭“兴”,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鸣。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白鹭的飞翔,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纯洁与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鹭:象征纯洁、高雅。
- 林:代表自然环境,生机盎然。
- 水:象征灵动与生命的流动。
- 碧霄:代表自由、广阔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鹭”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远方的旅客
- B. 纯洁与高雅
- C. 暴风雨
- D. 繁华的城市
-
诗中提到的“幽人”主要指什么?
- A. 隐士
- B. 商人
- C. 游子
- D. 学者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端的《白鹭咏》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白鹭的描写,后者则通过鸟鸣展现山水的静谧。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表现手法和意象选择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李端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