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又》

时间: 2025-04-29 01:25:50

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桐阴竹径纵横。

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

太零丁。

露电光阴,转眼浮萍。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

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

最堪惊。

泪结衷肠,双鬓星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又
作者: 许禧身 〔清代〕

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桐阴竹径纵横。
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
太零丁。露电光阴,转眼浮萍。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
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
最堪惊。泪结衷肠,双鬓星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玉案上花香四溢,金炉里香气袅袅,桐树阴影与竹径交错纵横。
如仙境般的云朵,纤细的月光轻轻洒下。
我的心已经如沾泥的絮,想要摆脱却难以平静。
太孤独了。时间如露珠般流逝,转眼如浮萍般无根无依。
谢家庭院冷落不知归向何处,心里念着膝前的温暖,每次都是真诚的情感。
天边的瑶台,谁能替我传达这衷肠密语呢?
夜深人静,只能远远听到破碎的声音,入梦的纱帷里也无法成真。
最令人心惊的是,泪水已结成心肠,鬓边星星般的白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案:用玉石制成的案几,象征高贵。
  • :香气。
  • :轻柔飘动的样子。
  • 桐阴:桐树的阴影。
  • 罗样:如同罗网般的样子,形容云彩轻薄。
  • 纤纤:形容细薄的样子。
  • 沾泥絮:比喻心情纠缠不清。
  • 零丁:孤独的样子。
  • 谢庭:谢家庭院,可能指谢道韫等文人居所。
  • :请、请求。
  • 残更:指夜深时分。
  • 双鬓星星:形容白发如星星般点缀在两鬓。

典故解析:

  • 谢家:指东晋时期的谢家,谢道韫等是著名的才女,代表着文人的文化背景。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禧身,清代诗人,风格清丽而富有情感,常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其作品多描绘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自然景象。此诗作于清代,可能受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的背景可能与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关,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作者用“玉案花芬,金炉香袅”开启了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优雅而静谧的氛围。桐阴竹径交错,细腻的仙云和微弱的月光共同构筑了一个理想中的仙境。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之下,潜藏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心情如同沾满泥土的絮,难以摆脱。接下来的“露电光阴,转眼浮萍”,则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谢家庭院的冷落与归处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可归的孤独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倩谁传语衷情”表达了对情感寄托的渴望,而“入纱帏梦也无成”则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间的无奈对比。最后的“泪结衷肠,双鬓星星”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苦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流露出深切的孤独与哀伤,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描绘了一个优雅的环境,花香和炉香相互交融。
  • 桐阴竹径纵横:营造出幽静的氛围,暗示着复杂的感情。
  • 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轻柔的美感。
  •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揭示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太零丁。露电光阴,转眼浮萍:孤独感加重,时间流逝无情。
  • 谢庭冷落归何处:对归属感的渴望与迷茫。
  • 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表达对美好情感的怀念。
  • 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对理想中情感寄托的渴望。
  • 残更远听声声碎:夜深人静时,内心的痛苦加剧。
  • 入纱帏梦也无成:梦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表现无奈。
  • 最堪惊。泪结衷肠,双鬓星星:结尾以强烈的情感收束,展现痛苦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沾泥絮”比喻心情的纠缠。
  • 拟人:如“露电光阴”赋予时间以生命感。
  • 对仗:如“玉案花芬,金炉香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孤独感,反映了人对情感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案:高贵的象征,代表着理想与美好。
  • 花芬:美好的景象,传达出生命的芬芳。
  • 金炉:象征着珍贵的情感与记忆。
  • 桐阴竹径:幽静、复杂的心境。
  • 微月光:柔和的光芒,象征希望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玉案”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高贵
    c) 忍耐
    d) 冷漠

  2. 诗中提到的“谢庭”是指哪个文化背景?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3. “此心已是沾泥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绝望
    c) 纠结
    d) 宁静

答案:

  1. b) 高贵
  2. d) 清代
  3. c) 纠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许禧身李清照的作品均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的追忆,但许禧身的语言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情感表达上更为强烈。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诗句

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桐阴竹径纵横。下一句是什么

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上一句是什么

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下一句是什么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上一句是什么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下一句是什么

太零丁。上一句是什么

太零丁。下一句是什么

露电光阴,转眼浮萍。上一句是什么

露电光阴,转眼浮萍。下一句是什么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上一句是什么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下一句是什么

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上一句是什么

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下一句是什么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上一句是什么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下一句是什么

最堪惊。上一句是什么

最堪惊。下一句是什么

泪结衷肠,双鬓星星。上一句是什么

玉案花芬,下一句是什么

金炉香袅,上一句是什么

金炉香袅,下一句是什么

桐阴竹径纵横。上一句是什么

桐阴竹径纵横。下一句是什么

罗样仙云,上一句是什么

罗样仙云,下一句是什么

纤纤微月光生。上一句是什么

纤纤微月光生。下一句是什么

此心已是沾泥絮,上一句是什么

此心已是沾泥絮,下一句是什么

奈抛开、欲罢难平。上一句是什么

奈抛开、欲罢难平。下一句是什么

太零丁。上一句是什么

太零丁。下一句是什么

露电光阴,上一句是什么

露电光阴,下一句是什么

转眼浮萍。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