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女》
时间: 2025-01-26 23:0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中水,滑如脂,湖中女,芙蓉姿。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轻裙利屐踏雁足,为客高歌激明目。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主家薄倖非三从,归来抱瑟弹孤鸿。君不见东家女伴粗且丑,嫁得比邻呼阿忪。
白话文翻译
湖中的水,光滑如脂,湖中的女子,有着芙蓉般的美丽姿态。湖中小船轻轻摇动莲叶,唱着吴王的白雪词。轻盈的裙摆和利落的木屐踏着雁行的步伐,为客人高歌,激起明亮的目光。一生不愿成为普通人家妇,东家西家轮换着恩主。主家薄情寡义,不守三从四德,归来后独自弹奏瑟琴,唱着孤鸿的哀歌。你看不见东家的女伴,粗俗且丑陋,嫁给了邻居,被呼来唤去。
注释
- 滑如脂:形容湖水非常光滑。
- 芙蓉姿:比喻女子美丽如芙蓉花。
- 吴王白雪词:指吴王夫差时期的著名乐曲《白雪》。
- 轻裙利屐:形容女子穿着轻盈的裙子和便捷的木屐。
- 激明目:激起明亮的眼神,形容歌声动人。
- 生年不作人家妇:一生不愿成为普通人家妇。
- 东人西人换恩主:指女子不断更换主人。
- 主家薄倖非三从:主家薄情寡义,不守三从四德。
- 归来抱瑟弹孤鸿:归来后独自弹奏瑟琴,唱着孤鸿的哀歌。
- 君不见:你看不见。
- 粗且丑:粗俗且丑陋。
- 嫁得比邻呼阿忪:嫁给了邻居,被呼来唤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洒脱,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湖中女子的生活和情感,通过她的歌声和形象,反映了元代社会女性的命运和情感世界。诗中女子不愿成为普通人家妇,不断更换主人,最终归来的孤独和哀伤,体现了当时女性的无奈和抗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湖中女子的形象和歌声,展现了她的美丽、独立和哀伤。诗中“湖中水,滑如脂,湖中女,芙蓉姿”描绘了湖水的光滑和女子的美丽,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则通过歌声展现了女子的才艺和情感。后文通过“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和“归来抱瑟弹孤鸿”表达了女子的独立和哀伤,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元代诗歌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中水,滑如脂:通过比喻形容湖水的光滑,为后文女子的形象铺垫。
- 湖中女,芙蓉姿:用芙蓉比喻女子的美丽,形成鲜明的意象。
- 湖中小桨荡莲叶:描绘女子划船的情景,动态生动。
- 唱得吴王白雪词:通过歌声展现女子的才艺,引入历史典故。
- 轻裙利屐踏雁足:形容女子轻盈的步伐,动感十足。
- 为客高歌激明目:通过歌声激起明亮的眼神,展现女子的魅力。
- 生年不作人家妇:表达女子不愿成为普通人家妇的独立精神。
- 东人西人换恩主:描述女子不断更换主人的生活状态。
- 主家薄倖非三从:批评主家的薄情寡义,不守三从四德。
- 归来抱瑟弹孤鸿:表达女子归来的孤独和哀伤。
- 君不见东家女伴粗且丑:通过对比,强调女子的美丽和独立。
- 嫁得比邻呼阿忪:描述普通女子的生活,与湖中女子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滑如脂”、“芙蓉姿”等,生动形象。
- 拟人:如“湖中小桨荡莲叶”,赋予小船动态。
- 对仗:如“东人西人换恩主”,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湖中女子的形象和歌声,展现了她的美丽、独立和哀伤,反映了元代社会女性的命运和情感世界,表达了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中水:光滑如脂,象征美丽和纯洁。
- 湖中女:芙蓉姿,象征美丽和独立。
- 小桨荡莲叶:动态生动,象征自由和活力。
- 吴王白雪词:历史典故,象征才艺和情感。
- 轻裙利屐:轻盈便捷,象征独立和自由。
- 孤鸿:孤独哀伤,象征孤独和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湖中女”的美丽被比喻为什么? A. 芙蓉姿 B. 牡丹姿 C. 梅花姿 D. 菊花姿
-
诗中提到的“吴王白雪词”是指什么? A. 一种乐曲 B. 一种舞蹈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服饰
-
诗中女子不愿成为什么? A. 人家妇 B. 宫廷女官 C. 贵族夫人 D. 商人妻子
-
诗中“归来抱瑟弹孤鸿”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 D. 满足
答案:
- A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作品,如《铁崖诗集》中的《西湖竹枝词》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对比,两者都通过女子的形象和歌声展现了她们的命运和情感,但《湖中女》更侧重于独立和抗争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维桢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元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