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4:3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暂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
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
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
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白话文翻译:
暂时把金色的猿猴系在一旁,跟随法师,骑着秧马的农夫们在耕作。
今天红色的琥珀来到了村里的商店,往昔紫色的骆驼峰出现在皇宫的厨房。
皇宫内仍然邀请盲人来主持法事,谁来设立这个浮动的法坛呢?
不要欺负那秃头的毛锥子,他曾几次用皇命的尾巴为他涂抹。
注释:
- 金狨:金色的猿猴,象征着珍贵和地位。
- 秧马:一种用于耕作的马。
- 琥珀:一种宝石,这里暗指富贵的商业。
- 紫驼峰:指紫色的骆驼,可能是象征着珍贵的食材。
- 阙里:指皇宫、皇城。
- 瞽师:盲人法师,象征着失去视力但仍有智慧的人。
- 浮图:佛教的塔,象征着宗教和信仰。
- 残秃毛锥子:暗指某个被忽视或看不起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元,号松隐,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词、诗。其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富贵与贫困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三和 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社会批判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富贵与贫贱之间的鲜明对比。开头两句通过“金狨”和“秧马”的对比,暗示了社会地位的悬殊,富贵的象征与辛勤劳作的农民形成强烈反差。接下来的句子提到琥珀与骆驼峰,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财富的变化与流转。
在诗的中后部分,诗人引入了皇宫中的盲人法师,暗示着即使在权威和仪式之中,也存在着失去视力的人,这不仅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也隐含了对人性的思考。最后两句的“残秃毛锥子”则是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与呼吁,表现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怜悯与关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富贵的警惕,也有对贫贱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暂系金狨陪法从:描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场景,金狨象征着财富与地位。
- 长骑秧马杂耕夫:对比前句,反映了农民辛勤工作的状态,强调贫困与富贵的差距。
- 今红琥珀来村店:指出商业繁荣,琥珀象征着财富的流入。
- 昔紫驼峰出御厨:回忆过去的奢华,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阙里尚延瞽师冕:引入宗教元素,描绘了皇宫中的仪式。
- 法筵谁起躄浮图:反问的方式,突出法事的混乱与无序。
- 莫欺残秃毛锥子:直接的呼吁,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底层人民。
- 几度曾将敕尾涂:表达了对被忽视者的同情与关注。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富贵与贫贱的对比,突出社会的不公。
- 隐喻:金狨、琥珀等象征着财富和地位,传达出诗人的讽刺。
- 反问:通过反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的富裕与贫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意象分析:
- 金狨:象征财富与权势,代表了上层社会。
- 秧马:象征劳动与勤奋,代表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 琥珀与紫驼峰:代表物质的繁荣与历史的辉煌。
- 瞽师:象征智慧与失落,反映出人性的复杂。
- 浮图:象征宗教信仰,表现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劳动
B. 财富与地位
C. 贫穷 -
诗中提到的“秧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宝石
B. 一种农用马
C. 皇宫的马 -
诗人对“残秃毛锥子”的态度是什么?
A. 轻视
B. 同情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多地关注社会底层和人性的复杂,而李白则更偏重于个人豪情与饮酒作乐的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