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堂
作者: 刘望之 〔宋代〕
风月藏诗骨,流离赋病骸。
不禁一饱死,空遗百生怀。
树秀天通陇,山娇客语淮。
壁间无半偈,无乃望君崖。
白话文翻译:
风和月光中蕴藏着诗的骨骼,流离失所使我身心俱疲。
不禁感叹一场饱食终究也会死去,只留下对百生的遗憾。
树木在秀丽的山丘上,山水间的娇媚使人流连忘返。
墙壁上没有半句诗句,难道只是对君子之崖的遥望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月:自然景物,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
- 藏诗骨:指诗的内涵或灵魂。
- 流离:生活不安定。
- 赋病骸:赋予身体的病痛,形象地表达作者的疲惫。
- 不禁:不由得。
- 饱死:形容即使吃得再饱也会有死亡的终局。
- 遗百生怀:留下许多未实现的愿望与遗憾。
- 树秀:树木繁茂。
- 天通陇:形容山与天空相连,显得开阔。
- 壁间无半偈:墙上没有一句诗句。
- 望君崖:遥望那位君子所居之地。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提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现出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忧愁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望之,生于宋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其诗作多涉及对生活的感悟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个人流离失所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心理压力。
诗歌鉴赏:
《草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内心的疲惫与失落感。开篇“风月藏诗骨”便将自然的美与诗的灵魂结合,给人以美好的遐想。然而,随之而来的“流离赋病骸”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困顿与身心的疲惫,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树秀天通陇,山娇客语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然而,最后两句“壁间无半偈,无乃望君崖”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绝望,墙壁上没有诗句的空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楚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月藏诗骨:通过风和月的美丽,隐喻诗的内涵和灵魂。
- 流离赋病骸:生活的不安和身体的病痛交织,表达诗人的痛苦。
- 不禁一饱死:即便拥有一时的丰盛,终究也会面临死亡,反映生命的无常。
- 空遗百生怀:感叹对未实现愿望的遗憾,强化了对人生的思考。
- 树秀天通陇:美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
- 山娇客语淮:山水的娇美与人的交流,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 壁间无半偈:墙壁上没有诗句,象征着无言的孤独。
- 无乃望君崖:对远方君子的思念,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月藏诗骨”比喻自然之美与诗的内涵相结合。
- 对仗:如“树秀天通陇,山娇客语淮”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象征美好时光与诗意生活。
- 病骸:代表身心疲惫,反映生活的困顿。
- 树秀:象征生机与希望。
- 山娇: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吸引力。
- 壁:象征孤独与无言的遗憾。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月藏诗骨”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自然的美
- C. 诗的灵魂
- D. 生活的困境
-
“壁间无半偈”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 A. 幸福
- B. 绝望
- C. 宁静
- D. 欢愉
-
诗中提到的“树秀”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时间的流逝
- C. 社会的动荡
- D. 孤独的思考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探讨了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色。
- 王维《山居秋暝》: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感受。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刘望之的《草堂》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在欢愉与孤独之间寻找平衡。两者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供参考。
- 《古诗词鉴赏》:提供诗词分析与解读的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