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国庆夜步》
时间: 2025-02-04 16:2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国庆夜步
作者:吴湖帆 〔清代〕
星火游龙,灯波明海,春旗万卷如潮。
东梭西箭,何事浪滔滔。
彷佛城开不夜,金吾也禁弛连宵。
拚赢得,狂心恣放,欢泪浥红绡。
偏教。眠未稳,鼓雷动地,爆竹腾霄。
恁无限人生羁路迢迢。
迤逦九衢锦簇,谁能遣醉买愁消。
还凝伫,风流盛况,千载一时骄。
白话文翻译
在星星般闪烁的烟火中,灯光映照着明亮的海面,春天的旗帜如潮水般涌动。东边的箭矢,西边的梭子,究竟是什么让浪潮奔腾不息?仿佛城市开启了不夜的狂欢,甚至金吾(城门守卫)也松懈了禁令,整夜欢庆。我们拼尽全力,放纵狂心,欢泪湿透了红绡。偏偏是,睡眠不稳,鼓声轰鸣,爆竹声腾空而起。如此无尽的人生羁绊,路途漫漫。沿着九条街道,繁华如锦,谁能驱散醉意,消解愁苦?我还在凝望,风流的盛况,千年一遇的骄傲。
注释
- 星火游龙:形容烟火如游龙般闪烁。
- 灯波明海:灯光照耀下的海面。
- 春旗万卷如潮:春天的旗帜如潮水般汹涌。
- 东梭西箭:指代两方的活动、竞争。
- 金吾:古代城门守卫。
- 狂心恣放:疯狂的心情尽情释放。
- 欢泪浥红绡:喜悦的泪水浸湿了红绡(红色绸缎)。
- 鼓雷动地:鼓声如雷,震动大地。
- 迤逦九衢锦簇:形容九条街道上繁华的景象。
- 风流盛况:风流倜傥的盛大场面。
典故解析
- 金吾:金吾是古代城市的防守系统,象征着治安的维护。在这里,金吾松懈与无夜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节日的放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子华,号湖帆,晚号如是,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诗人、画家。其诗风独特,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经历,语言生动,意象鲜明。
创作背景
《满庭芳 国庆夜步》创作于国庆之际,正值欢庆之时。诗人在夜晚的灯火与烟花中,感受到节日的欢愉与人生的感慨,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吴湖帆的《满庭芳 国庆夜步》通过描绘国庆夜晚的盛况,展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和人生的感慨。诗中“星火游龙,灯波明海”描绘了绚丽的烟火与灯光,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视觉体验,仿佛置身于一个不夜城中。“东梭西箭,何事浪滔滔”则表达了诗人对活动盛况的思考,似乎在探询节日背后的意义。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人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渴望。“恁无限人生羁路迢迢”道出人生的艰辛与无常,而“谁能遣醉买愁消”则传达了对快乐与忧愁的思索,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沉重。最后,诗人用“风流盛况,千载一时骄”总结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眷恋,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将节日的欢愉与人生的哲理巧妙结合,展现了吴湖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星火游龙,灯波明海:夜空中烟火如游龙般闪烁,海面灯光闪烁,生动描绘了节日的热闹。
- 春旗万卷如潮:春天的旗帜汹涌而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东梭西箭,何事浪滔滔:两方活动的忙碌与热烈,暗示节日的繁华。
- 彷佛城开不夜,金吾也禁弛连宵:城市似乎不再夜眠,守卫松懈,表现出节日的狂欢气氛。
- 拚赢得,狂心恣放,欢泪浥红绡:纵情欢乐,泪水浸透衣衫,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 偏教。眠未稳,鼓雷动地,爆竹腾霄:尽管激动难以入眠,鼓声与爆竹声交织,描绘出热烈的场景。
- 恁无限人生羁路迢迢: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透露出诗人的思考。
- 迤逦九衢锦簇,谁能遣醉买愁消:繁华的街道上,醉意难消,愁苦依旧。
- 还凝伫,风流盛况,千载一时骄:凝望风流的盛况,感慨珍贵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烟火比喻为游龙,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如“东梭西箭”。
- 排比:句式结构相似,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节日的欢庆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火:象征着希望与热情。
- 灯波:代表欢乐与热闹的氛围。
- 春旗: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 爆竹:代表节日的喜庆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星火游龙”中的“游龙”比喻什么?
- A. 舞动的烟火
- B. 游动的龙
- C. 繁华的城市
-
“恁无限人生羁路迢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看法?
- A. 美好
- B. 漫长与艰辛
- C. 快乐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节日的欢庆
- B. 对人生的思考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B
- A、B、C(多重主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满庭芳》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意境相近。
诗词对比
- 《满庭芳 国庆夜步》vs.《春江花月夜》
- 两者均描绘了节日气氛与人生感悟,但《春江花月夜》更偏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哲思,而《满庭芳》则着重于节日的热烈与欢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吴湖帆作品选》
- 《古诗词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