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淡月》
时间: 2025-01-26 02:10: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帘淡月
作者:吴藻 〔清代〕
黄昏人醉。又几阵西风,纸窗敲碎。
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
钗欹鬓亸纱屏背,不成眠,梦来无谓。
瓶花香细,笔花艳冷,釭花红萎。
算何必莲台忏悔。悔愁根未剪,休言聪慧。
幅幅云笺,洒满数行清泪。
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
况禁病里。年光去也,只添憔悴。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人已醉,几阵西风,敲打着纸窗。
昨天和今天晚上,薄寒如水,毫无两样。
发钗歪斜,鬓发松散,纱帘背后,难以入眠,梦中也无所谓。
瓶中的花香细腻,笔尖的花色冷艳,灯下的花已凋萎。
何必在莲台上忏悔呢?悔恨的根未剪除,何必自以为聪慧?
一幅幅云纸上,洒满了几行清泪。
长长的衣襟上佩戴着秋兰,一声声歌声断了山鬼的诉说。
况且在禁忌的病中,年华渐逝,只添了憔悴。
注释
- 疏帘:稀薄的窗帘,暗示夜色的清淡。
- 人醉:形容人在黄昏时分沉醉于酒中。
- 薄寒如水:形容寒冷的感觉如水一般清透。
- 莲台:指佛教的莲花台,象征着忏悔与清净。
- 云笺:指写字的纸,上面洒满泪水。
- 秋兰:一种花,象征着清幽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吴藻的某个黄昏时分,反映了他在生活的浮沉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他深刻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疏帘淡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黄昏人醉”描绘了一个醉意朦胧的场景,伴随着西风的吹拂,带来一种淡淡的愁绪。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寒冷的感觉,似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内心的孤寂感始终如影随形。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钗欹鬓亸”,表现出一种无眠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纷乱与无法安宁。与此同时,瓶花的香气与灯下的花朵的凋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对于“莲台忏悔”的提及,透露出一种对过往错误的反思,却又因“悔愁根未剪”而无法真正释怀,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以“年光去也,只添憔悴”收束,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愁苦,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昏人醉:描绘醉意朦胧的黄昏场景,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
- 又几阵西风,纸窗敲碎:西风的吹拂带来轻微的声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强调了时间带来的无情与寒冷的感觉。
- 钗欹鬓亸纱屏背,不成眠,梦来无谓:表现出内心的烦乱与无眠的状态。
- 瓶花香细,笔花艳冷,釭花红萎:对比不同花朵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算何必莲台忏悔,悔愁根未剪,休言聪慧:反思过往的错误与无法释怀的悔恨。
- 幅幅云笺,洒满数行清泪:表达内心情感的倾泻与对往事的追忆。
- 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秋兰象征孤独,歌声与山鬼的断裂表现出无奈。
- 况禁病里,年光去也,只添憔悴:时间的流逝与身体的困顿相互交织,增添了内心的憔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薄寒如水”,形象地描绘出寒冷的感觉。
- 拟人:如“钗欹鬓亸”,赋予物体以人的状态,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内心挣扎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西风:传递出冷冽的感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花:瓶花、笔花、釭花等,象征着美好与脆弱,体现生命的短暂。
- 莲台:象征忏悔与内心的挣扎,反映出对过往的反思。
- 秋兰:象征孤独与清幽,强化了诗中的情感基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昏人醉”所描绘的氛围是什么?
- A. 忧伤
- B. 快乐
- C. 宁静
- D. 恐惧
-
“莲台忏悔”中的“莲台”象征什么?
- A. 忘却
- B. 清净
- C. 美好
- D. 忍耐
-
诗中提到的“年光去也,只添憔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与伤感
- C. 心灵的宁静
- D. 坚定与勇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吴藻《疏帘淡月》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孤独的情感,但吴藻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时间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哀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