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
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茶事。香气四溢的茶在细心的烹煮下,珍贵的茶叶被挑选出来,献上龙团茶。清晨的阳光洒在云庵上,春风使得殿堂显得清凉。我打算试试这道茶,别将它看得太简单。
注释
- 妙供:美好的供奉,这里指茶的美味与香气。
- 香积:香气积聚,形容茶的香气浓郁。
- 珍烹:珍贵的茶经过烹煮。
- 雀舌:一种上等的茶芽,形状像雀的舌头。
- 龙团:指一种名贵的茶,形状像龙团,通常是指龙井茶。
- 晓日:早晨的阳光。
- 云庵:云雾覆盖的庵堂,这里暗示环境的清幽。
- 道眼:这里意指品茶的眼光或品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气概,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怀。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茶文化中的独特体验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这个时代,茶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交流的重要方式,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是一首以茶为题材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春日茶会的愉悦心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开头两句,诗人以“妙供来香积”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茶的香气四溢,展现了茶的珍贵。接下来的“拣芽分雀舌”则体现了诗人对茶叶的精挑细选,表现出他对茶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热爱。中间两句“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茶带来的宁静。最后一句“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则是诗人对品茶态度的强调,表达了对茶的认真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妙供来香积:赞美茶叶的香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
- 珍烹具大官:形象地描绘了泡茶的过程,体现了对茶的讲究与珍惜。
- 拣芽分雀舌:强调了茶叶的挑选过程,表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了解。
- 赐茗出龙团:提到名贵的龙团茶,表明其珍稀与美味。
- 晓日云庵暖:描绘了清晨的温暖与舒适,渲染了环境的美好。
- 春风浴殿寒:通过春风与寒意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茶的温暖。
- 聊将试道眼:表达了诗人对品茶的好奇与期待。
- 莫作两般看:提醒人们对待茶的态度,强调要认真对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雀舌”比喻细嫩的茶芽,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动词“拣”“赐”“试”,表现出诗人对茶的多重感受。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象征着文化、雅致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 春风: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传达了自然的温暖。
- 晓日:象征着新生与光明,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国情怀
- B. 对茶的热爱
- C. 自然风光
-
“雀舌”在诗中指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茶叶
- C. 一种花
-
诗中提到的“龙团”是什么?
- A. 一种茶
- B. 一种糕点
- C. 一种饮料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描写了自然与生活的诗情。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描写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苏轼与陆游的茶诗比较:苏轼的茶诗更注重茶的雅致与氛围,而陆游则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
- 《宋代文学与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