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时间: 2025-01-22 19:12:21意思解释
满江红 其二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作者:董元恺 〔清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鸂鶒,烟扉外三三两两。
恰几曲清流似镜,碧波如掌。
牛背牧童支笠去,陇头馌妇腰镰往。
喜登场稏遍黄云,人熙穰。
五亩宅,墙阴敞。
十顷地,秧针漾。
正平畴绿满,海榴红放。
蚯蚓歌长蛙鼓闹,桔槔声歇蝉吟响。
挈村农社酒赛鸡豚,呼侬长。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门外,偶尔见到几只鸳鸯。
几曲清流如同镜子,碧波荡漾如同手掌。
牛背上的牧童戴着斗笠,田间的农妇提着镰刀前往。
人们在田野上欢舞着,黄云遍布。
五亩的宅院,墙阴下开阔。
十顷的田地,秧苗摇曳。
平坦的农田绿意盎然,海榴花开得正艳。
蚯蚓在歌唱,蛙声喧闹,橘槔声停了,蝉鸣响起。
村里的农社里酒宴丰盛,鸡和猪赛着欢呼。
注释
- 鸂鶒:一种水鸟,象征宁静的乡村生活。
- 烟扉:指被烟雾笼罩的门,表现出一种朦胧美。
- 支笠:指牧童所戴的斗笠,保护他免受阳光的直射。
- 陇头:田地的边缘。
- 稏遍黄云:形容丰收的喜悦与金黄的稻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描绘乡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农民生活的理解与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夏季,正值农田丰收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展现了夏日乡村的生动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田园画面。开头几句以鸂鶒在烟雾中的轻盈出现,引入了一个宁静的夏日环境。接着,诗人通过“几曲清流似镜,碧波如掌”描绘了水的清澈与平静,展现了自然之美。
牛背上的牧童和田间的农妇,形象鲜明,传达出勤劳与生活的气息。诗中“喜登场稏遍黄云”,不仅是对丰收的欢庆,更是对农民辛勤工作的肯定。五亩宅与十顷地的对比,表现了土地的辽阔与丰饶,给人以希望与生机。
最后,诗歌用“蚯蚓歌长蛙鼓闹,桔槔声歇蝉吟响”描绘出乡村的生动气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鸂鶒,烟扉外三三两两:描绘出乡村的宁静,鸟儿的出现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恰几曲清流似镜,碧波如掌:水面平静如镜,展现了自然的祥和与美丽。
- 牛背牧童支笠去,陇头馌妇腰镰往:突出农民的生活场景,强调了农村的劳动气息。
- 喜登场稏遍黄云,人熙穰:表现了丰收的喜悦,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流似镜”,将水面比作镜子,增强了景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蚯蚓歌长”,赋予了动物以人的特性,增加了趣味性。
- 对仗:如“牛背牧童”和“陇头馌妇”,形成了工整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赞美了自然的丰饶与农民的辛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鸂鶒:象征宁静与和谐。
- 清流:象征纯净与流动的生命力。
- 黄云:象征丰收与希望。
- 蚯蚓、蛙声、蝉吟:代表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在诗中,鸂鶒出现在哪里? a) 房间里
b) 窗外
c) 烟扉外 -
诗中“牛背牧童支笠去”表达了什么? a) 牧童在休息
b) 牧童在劳动
c) 牧童在玩耍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答案
- c) 烟扉外
- b) 牧童在劳动
- b) 夏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乡村四月》 〔杨万里〕:同样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色与农民生活。
- 《春晓》 〔孟浩然〕: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词对比
- 《满江红 其二》与《乡村四月》:两首诗皆表现乡村生活的美好,但《满江红》更强调丰收的喜悦,而《乡村四月》则着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两者风格各异,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