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次韵耶律舜中樟亭观潮》
时间: 2025-01-27 03:5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次韵耶律舜中樟亭观潮
作者: 张翥 〔元代〕
望入西泠,乍一线涛头涌白。
疑海上鳌翻山动,鹏搏风积。
银汉迢遥槎有信,秋光浩荡云无迹。
快醉挥吟笔倒琼瑰,冯夷宅。
沙草远,迷烟碛。
云树老,宫壁。
叹潮生嘲落,几时休息。
事往空遗亡国恨,鸟飞不尽吴天碧。
正销凝何处夕阳楼,人横笛。
白话文翻译:
向西望去,突然看到一线波涛翻涌而来。
仿佛是海上的神龟翻动群山,鹏鸟在风中翱翔。
遥远的银河中,孤舟传来了信号,
秋光浩荡,云彩无踪。
痛快地醉倒在吟咏的笔下,
冯夷的别墅。
沙草遥远,迷雾弥漫的沙砾滩。
云树苍老,宫墙冷寂。
感叹潮起潮落,何时才能停息?
往事空留亡国的遗恨,
鸟儿在碧空中飞去不息。
如今夕阳西下,何处是我沉思的楼台,人远笛声。
注释:
- 西泠:指西湖的水面。
- 涛头:波涛的顶端。
- 鳌:传说中的大海怪物,象征力量。
- 鹏:传说中的大鸟,象征自由。
- 银汉:指银河,表示遥远。
- 槎:小舟,这里指孤舟。
-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人,寓意逍遥。
- 潮生嘲落:潮起潮落的感叹。
- 吴天碧:指江南的天空,象征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洒脱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游览樟亭观潮时,借助潮起潮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的历史和国破家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望入西泠”引入,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壮观场景,展现大自然的雄伟气势。诗人用“疑海上鳌翻山动,鹏搏风积”来比喻海潮与山的相互作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潮水的力量与激荡。接着,诗人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广阔,意象间的对比更显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快醉挥吟笔倒琼瑰”一语,表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陶醉,冯夷宅的提及,更是表现出一种向往逍遥自由的心境。随着“沙草远,迷烟碛”一句,诗人转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潮起潮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进而引出对往事的追忆与遗憾。
全诗以“正销凝何处夕阳楼,人横笛”结束,夕阳下的孤独与笛声的哀愁,使得整首诗在宏大壮观的自然景象中,透出一丝淡淡的惆怅与思索。诗中对于自然的描绘与人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诗意的画面,既有豪迈情怀,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入西泠:向西望去,看到水波。
- 乍一线涛头涌白:突然看到波涛翻涌。
- 疑海上鳌翻山动:仿佛是大鳌在翻动山岳。
- 鹏搏风积:大鹏在风中翱翔。
- 银汉迢遥槎有信:遥远的银河中,孤舟传来信号。
- 秋光浩荡云无迹:秋光广阔,云彩无踪。
- 快醉挥吟笔倒琼瑰:痛快地挥笔吟咏。
- 冯夷宅:提及冯夷的别墅。
- 沙草远,迷烟碛:遥远的沙草和迷雾。
- 云树老,宫壁:苍老的云树与宫墙。
- 叹潮生嘲落,几时休息:感叹潮起潮落,何时才能停息。
- 事往空遗亡国恨:往事空留亡国的遗恨。
- 鸟飞不尽吴天碧:鸟儿在碧空中飞去不息。
- 正销凝何处夕阳楼,人横笛:夕阳西下,笛声悠扬,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海上鳌翻山动”用鳌比喻潮水的力量。
- 对仗:如“沙草远,迷烟碛”,音韵对称。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如“叹潮生嘲落”。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历史的悲哀与个人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涛头:象征力量与变化。
- 鳌:代表威严与神秘。
- 鹏:象征自由与理想。
- 银汉:象征遥远与孤独。
- 夕阳:代表时光流逝与人生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乍一线涛头涌白”描绘的是什么现象?
- A. 平静的湖面
- B. 波涛汹涌的海面
- C. 风平浪静的河流
-
“鸟飞不尽吴天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由的向往
- B. 对亡国的遗憾
- C. 对时光的珍惜
-
诗人提到的“冯夷宅”象征什么?
- A. 遗憾的过去
- B. 逍遥自在的生活
- C. 自然的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张翥与李白的作品同样描绘自然,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反映内心的情感。李白的《庐山谣》同样展现了雄伟的山水与个人的情怀,二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