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时间: 2025-01-10 22:20:40

春雨只销魂。

春风不算春。

甚天天、风雨黄昏。

谁想雨停风住了,阴沈得,怪烦人。

定力剪愁根。

自怜无病身。

下重帘、更掩重门。

隔著窗儿还望见,树芽短,二三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多令

春雨只销魂。春风不算春。
甚天天风雨黄昏。
谁想雨停风住了,阴沈得,怪烦人。
定力剪愁根。自怜无病身。
下重帘更掩重门。
隔著窗儿还望见,树芽短,二三分。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细雨让人心神不宁,春风来临却不算真正的春天。
每天的风雨伴随着黄昏,谁能想到雨停了,风也住了,天色阴沉得令人烦躁。
我努力定下心神,剪断心中的愁绪,却又自怜无病的身体。
拉下厚厚的帘子,更加紧闭着门窗。
隔着窗户依稀还能看到,树芽已经长出几分,只有二三分的样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销魂:形容心神迷失、神情恍惚。
  • 阴沈:指天气阴暗、压抑。
  • 定力: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
  • 剪愁根:意指割舍心中的忧愁。
  • 重帘:厚重的窗帘,表示封闭。
  • 树芽短:指春天新生的树芽,形态稚嫩。

典故解析:

诗中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感情,和春雨、春风的变化形成了反差,反映了人的情绪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80-1952),字仲强,号韵生,浙江人,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天常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作者在此诗中表达了春雨与风的变化所带来的烦闷,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不满与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唐多令》通过春雨与春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春雨只销魂”,直接点出春雨带来的情感困扰,令人心神不宁。接着,诗人提到“春风不算春”,暗示春天的气息未能真正到来,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随着诗的推进,黄昏时的风雨让人感到无奈,甚至是烦躁。“阴沈得,怪烦人”则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诗人对天气的变化充满了无力感。在努力保持内心的宁静时,作者又自怜无病的身躯,表明了他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最后,阖上重门、拉下重帘,表现出一种对外界的隔绝与内心的封闭。隔着窗户还能看到的“树芽短,二三分”,似乎在暗示着新生的希望,但又是如此的渺小。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情感与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渺茫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雨只销魂:春雨让人心神迷失,暗示着春雨带来的情感波动。
  • 春风不算春:春风并未带来应有的春意,表现出失望。
  • 甚天天风雨黄昏:黄昏时的风雨让人感到无奈与困惑。
  • 阴沈得,怪烦人:阴沉的天气令人烦躁不安。
  • 定力剪愁根:努力保持内心的平静,试图割舍忧愁。
  • 自怜无病身:对自己身体无病的自怜,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 下重帘更掩重门:封闭自己,拒绝外界的干扰。
  • 隔著窗儿还望见,树芽短,二三分:透过窗户看到的新芽,象征着微弱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与心情的关联比喻,表现情感的细腻。
  • 对仗:如“定力剪愁根,自怜无病身”,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春雨、春风的描绘赋予了它们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天气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烦恼,体现了自然情景与内心情感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情感的波动与思绪的迷离。
  • 春风:代表希望与生机,但在诗中却显得无力。
  • 重帘、重门:封闭与隔绝,表现出诗人的内心状态。
  • 树芽:微弱的新生,象征着希望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春雨只销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心神不宁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无所谓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树芽”象征着 __

  3. 判断题:诗中的“定力剪愁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人顾随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