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花朝作,先一夕雷雨》

时间: 2025-01-26 07:19:09

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

昨来一雨遍江皋。

不恨春泥没踝阻游遨。

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

新时儿女最娇饶。

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 花朝作,先一夕雷雨
作者: 汪东 〔清代〕

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
昨来一雨遍江皋。
不恨春泥没踝阻游遨。
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
新时儿女最娇饶。
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

白话文翻译

雷电穿透了帷幕,雷声惊醒了遥远的梦。
昨夜的雨洒遍了河岸。
我不怨恨春泥淹没了脚踝,阻碍了游玩和逍遥。
洁白的梨花可以映衬得更明亮,鲜红的桃花正欲盛开。
如今的年轻男女最为娇美丰盈。
人们说,百花齐放的时节正是今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睁眼,形容雷电亮得很快。
  • 电穿帷疾:形容闪电迅速穿透帷幕。
  • 江皋:河岸,指水边的地方。
  • 没踝:淹没脚踝。
  • 积素:指洁白的梨花。
  • 娇饶:娇美丰盈。

典故解析:

  • 百花齐放:指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繁荣和美好。此处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花朝节前夕,正值春季,诗人借助雷雨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感慨,展现了春花盛开的美景和对青春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以雷雨为引子,描绘了春季花开的生动场景。开篇的“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通过雷电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紧迫而又梦幻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接着,诗人回忆昨夜的雨水洒遍了江皋,虽然春泥淹没了脚踝,阻碍了游玩,但却不以为恨,反而是对春天的欣赏与热爱。

诗中提到“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不仅描绘了春花的娇艳,还暗示了美好的青春和恋爱。最后一句“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则是对当下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睒电穿帷疾:通过雷电的表现,传达出春天的生动。
  • 惊雷破梦遥:雷声将梦境打破,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昨来一雨遍江皋:描绘了雨后的江边景色,展现自然的美。
  • 不恨春泥没踝阻游遨:尽管春泥淹没了脚踝,但不觉得可惜,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
  • 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梨花和桃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新时儿女最娇饶:赞美年轻人的美丽和活力。
  • 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强调当前是百花盛开的时刻,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雷电与梦境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青春的热爱,强调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的时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电: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觉醒。
  • 春泥: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虽有阻碍但却充满生机。
  • 梨花、桃花: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生命的繁荣。
  • 儿女:指代年轻一代,象征着希望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自然现象?
    A. 雪
    B. 雷雨
    C. 晴天

  2. 诗中提到的“春泥”有什么象征意义?
    A. 阻碍
    B. 生命的希望
    C. 伤感

  3. “积素能明李”中的“积素”指的是什么?
    A. 桃花
    B. 梨花
    C. 菊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享受。
  • 杜甫的《春望》: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汪东与李白的春诗,前者强调花的盛开,后者则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