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磊石》

时间: 2025-04-27 06:40:49

洞庭五月凉气多,轻风卷浪生微涡。

小船挂帆不荡桨,后船来和前船歌。

月白船头大鱼出,天青水底悬星河。

千里故人不在眼,有酒欲饮将如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庭五月凉气多,轻风卷浪生微涡。
小船挂帆不荡桨,后船来和前船歌。
月白船头大鱼出,天青水底悬星河。
千里故人不在眼,有酒欲饮将如何。

白话文翻译:

五月的洞庭湖,凉风习习,气候宜人,轻风吹动湖面,泛起微微的涟漪。小船张开帆,不用桨行驶,后面的船与前面的船一起唱着歌。月光照耀下,船头有大鱼跃出水面,湖水清澈,水底犹如悬挂着星河。远在千里之外的好友不在眼前,只有酒在手,想要畅饮该怎么办呢?

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
  • 微涡:水面轻风吹拂形成的小漩涡。
  • 挂帆:指小船张帆行驶。
  • :这里指的是跟随、呼应的意思。
  • 月白:月光明亮的样子。
  • 天青:天空湛蓝的颜色。
  • 悬星河:比喻水底清澈的样子如同星河悬挂。
  • 千里故人:远方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子奇,明代诗人,性情洒脱,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灵动,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洞庭湖时,正值夏日,湖光山色之美,激发了诗人的情感,想起了远方的友人,借酒抒怀。

诗歌鉴赏:

《过磊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的诗作。首句“洞庭五月凉气多”即设定了一个清凉宜人的场景,给人以舒适之感。接下来的“轻风卷浪生微涡”展现了水面在微风中轻轻起伏的动感,富有生机。诗中的小船和歌声则传递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宁静的夏日傍晚。

当诗人提到“月白船头大鱼出”,描绘了月光下的生动景象,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灵动。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湖面的美丽,也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孤独与酒相伴时的无奈。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庭五月凉气多:描绘了五月的洞庭湖,给人以清凉之感。
  • 轻风卷浪生微涡:展现了湖面在微风中轻轻起伏,生动形象。
  • 小船挂帆不荡桨:小船在风力的推动下,自然航行,不用划桨。
  • 后船来和前船歌:后面的船只跟随前面的船一起唱歌,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 月白船头大鱼出:月光明亮,船头的大鱼跃出水面,生动形象。
  • 天青水底悬星河:水面清澈,水底如同星河般闪烁。
  • 千里故人不在眼:远方的朋友不在身边,表达了思念之情。
  • 有酒欲饮将如何:面对孤独,只有酒在手,感叹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水底悬星河”将湖水与星河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语言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描绘洞庭湖的美景为主线,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对友情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象征着自然的美与宁静。
  • 小船:代表自由与流动的生活状态。
  • 月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也反映了孤独。
  • 大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神奇。
  • :代表着情感的寄托与人际交往的媒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庭五月凉气多”描述的是哪个地方的气候?
    A. 北国
    B. 洞庭湖
    C. 西湖
    D. 黄河

  2. 诗中的“小船挂帆不荡桨”是指什么状态?
    A. 船在静止
    B. 船在逆流
    C. 船在顺风航行
    D. 船在沉没

  3. 诗中提到的“千里故人”指的是什么?
    A. 远方的朋友
    B. 亲人
    C. 不相识的人
    D. 旅途中的同伴

答案:

  1. B. 洞庭湖
  2. C. 船在顺风航行
  3. A. 远方的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多关注夜晚的孤独,而《过磊石》则是对自然的描绘与友情的思念交织。
  • 《夜泊牛津》:描写的也是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背景设置在水边,情感上显得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