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

时间: 2025-01-23 10:14:45

贝阙琳宫紫雾深,凤凰仙乐尚愔愔。

鼎湖往事三千载,石笋青春一万寻。

挺立不教凡草长,削成应免俗尘侵。

霓旌绛节知何处,空有莲花送好音。

意思解释

诗三首

作者: 孙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贝阙琳宫紫雾深,
凤凰仙乐尚愔愔。
鼎湖往事三千载,
石笋青春一万寻。
挺立不教凡草长,
削成应免俗尘侵。
霓旌绛节知何处,
空有莲花送好音。

白话文翻译:

在那宝殿和美丽的宫殿中,紫色的雾气弥漫,
凤凰的仙乐依然悠扬而恬静。
鼎湖的往事已经过去三千年,
而那石笋的青春却依然在一万里的深处。
我挺立在此,不让凡俗的杂草生长,
削成的形体本应免受世俗的尘埃侵染。
霓裳的旌旗与绛色的节日,不知飘向何方,
空有那荷花送来美好的音讯。

注释:

  • 贝阙: 指宫殿,尤其是华丽的宫殿。
  • 琳宫: 指美丽的宫殿,琳琅满目。
  • 愔愔: 形容安静、恬淡的样子。
  • 鼎湖: 指鼎湖,传说中的名胜地。
  • 石笋: 指高耸的石柱,象征坚固与永恒。
  • 霓旌: 指彩色的旗帜,象征盛大的庆典。
  • 绛节: 指红色的节日,象征喜庆。
  • 莲花: 象征纯洁、高雅。

典故解析:

  • 鼎湖往事: 鼎湖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胜,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作为思念往昔的寄托。
  • 凤凰: 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与吉祥,常被用来形容高雅的音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孙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诗作多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抒情和咏志。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常以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来表达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美丽的宫殿与悠扬的仙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传统的敬仰。开篇的“贝阙琳宫紫雾深”,便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意境,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梦幻的世界。接着“凤凰仙乐尚愔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深邃与悠远。

“鼎湖往事三千载,石笋青春一万寻”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对比,令人思索历史的长河以及人类的渺小。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感悟在此句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挺立不教凡草长,削成应免俗尘侵”,表达了诗人追求纯粹与高洁的愿望,似乎在说,尽管世俗纷扰,但他依然希望保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最后两句“霓旌绛节知何处,空有莲花送好音”则让人感到一丝惆怅,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无法抵达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理想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贝阙琳宫紫雾深: 描绘美丽的宫殿在紫色雾气中的神秘景象。
  2. 凤凰仙乐尚愔愔: 赞美悠扬的仙乐,体现宁静的氛围。
  3. 鼎湖往事三千载: 提及鼎湖的历史,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4. 石笋青春一万寻: 以石笋象征坚韧不拔,青春的永恒追求。
  5. 挺立不教凡草长: 表达诗人不屈于世俗诱惑的决心。
  6. 削成应免俗尘侵: 追求纯洁生活,避免世俗的侵染。
  7. 霓旌绛节知何处: 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迷茫。
  8. 空有莲花送好音: 期待美好的音信却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宫殿比作紫雾中的美景,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 通过“凤凰”、“石笋”、“莲花”等意象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贝阙: 代表华丽和高贵的生活。
  • 凤凰: 象征美好与吉祥,代表理想中的生活。
  • 石笋: 象征坚韧与不屈,体现了诗人对青春与理想的追求。
  • 霓旌: 代表庆典与盛况,寓意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莲花: 象征纯洁与高雅,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贝阙”指的是什么?

    • A. 宝殿
    • B. 山川
    • C. 河流
  2. “鼎湖往事三千载”中“鼎湖”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历史文化
    • C. 人生理想
  3. 诗人通过“霓旌绛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迷茫
    • C. 悲伤

答案:

  1. A. 宝殿
  2. B. 历史文化
  3. B. 迷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 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仰,但更加豪放,意象更加奔放。
  • 杜甫的《春望》: 通过对国家与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风格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