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3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当年游侠成都路,黄犬苍鹰伐狐兔。
二十始肯为儒生,行寻丈人奉巾屦。
千江渺然万山阻,抱衣一囊遍处处。
或持剑挂宰上回,亦有酒罢壶中去。
昨来禅榻寄曲肱,上雨傍风破环堵。
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
白话文翻译
在当年,我仗剑游荡于成都的路上,身边跟着黄犬与苍鹰,专门捕捉狐兔。
到了二十岁,我才愿意做一个读书人,去拜访长辈,奉承他以巾屦。
千条江河渺无尽头,万座山峰阻挡去路,我的衣服只装着一囊,四处游荡。
有时手持宝剑,挂在宰相的座位上,或是喝酒后带着酒壶离去。
昨晚我在禅榻上歇息,曲肱而卧,窗外细雨伴着风,破坏了窗户的封闭。
什么时候我能如鲲鹏般化作北海的波涛,或者像豹一样藏匿在南山的雾气中呢?
注释
- 游侠:指古代侠客,游走于各地,崇尚自由。
- 丈人:指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一般用以尊称。
- 抱衣一囊:形容随身携带的衣物和物品,象征着漂泊生活。
- 鲲:传说中的一种巨鱼,能够化作鹏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自由。
- 环堵:形容简陋的居所,常用来描绘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豪情壮志和个人情感为主,受到苏轼的影响,与之并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隐居崇宁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回忆年轻时的游侠生活,展示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超然。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通过对比年轻时的侠客生活与后来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诗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生活的画面:游侠的洒脱、长辈的尊重以及隐居的宁静。尤其是“昨来禅榻寄曲肱,上雨傍风破环堵”一联,生动地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闲适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在最后的渴望中,鲲化北溟、豹隐南山的比喻,表达了他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强烈愿望,留下无限遐想,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年游侠成都路”:回忆年轻时游荡在成都的生活,表现出一份豪情。
- “黄犬苍鹰伐狐兔”:描绘身边的伴侣,象征着自由与勇敢。
- “二十始肯为儒生”:转折点,表明他在二十岁时选择读书的决心。
- “行寻丈人奉巾屦”: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与依赖。
- “千江渺然万山阻”: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与渺小。
- “抱衣一囊遍处处”:象征游荡的生活状态,传达出无拘无束的洒脱。
- “或持剑挂宰上回”:提及过去的荣耀与权力的象征。
- “亦有酒罢壶中去”: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放下与淡泊。
- “昨来禅榻寄曲肱”: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舒适。
- “上雨傍风破环堵”:生动地表现出雨中静思的情景。
- “何时鲲化北溟波”:渴望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好在豹隐南山雾”:象征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鲲化北溟波”,形象地表达了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 对仗:如“千江渺然万山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黄犬、苍鹰、鲲、豹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意象体系,表现出多样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由、理想和隐逸生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悟与追求的渴望,反映了对现实的超然与对理想的执着。
意象分析
- 黄犬:象征忠诚与陪伴。
- 苍鹰:象征力量与自由。
- 鲲:象征理想与追求的自由。
- 豹:象征隐逸与安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庭坚的“游侠”指的是: A. 读书人
B. 侠客
C. 文人
D. 武将 -
“昨来禅榻寄曲肱”中的“禅榻”指的是: A. 酒桌
B. 床榻
C. 椅子
D. 桌子 -
诗中提到的“鲲”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自由
C. 忍耐与坚持
D. 旅行与冒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与苏轼的《赤壁赋》均反映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黄庭坚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宁静,而苏轼则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