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慥东归》

时间: 2025-01-26 01:47:09

行色上东陌,秋槐叶乱飞。

囊无一钱用,箧有古书归。

羸驷嘶寒草,荒城背落晖。

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公慥东归
梅尧臣 〔宋代〕

行色上东陌,秋槐叶乱飞。
囊无一钱用,箧有古书归。
羸驷嘶寒草,荒城背落晖。
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


白话文翻译:

我匆匆走在东边的道路上,秋天的槐树叶子纷纷飘落。
口袋里没有一分钱,行李箱里却装着古书准备归去。
瘦弱的马在寒冷的草地上嘶鸣,荒凉的城池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愈发凄凉。
不要嫌弃牛马之间的距离,走路的人已经稀少。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色:行走的样子,匆忙的状态。
  • 东陌:东边的小路。
  • 秋槐:秋天的槐树,象征着秋意。
  • :袋子,这里指口袋。
  • :行李箱。
  • 羸驷:瘦弱的马,驷指四匹马。
  • :马的叫声。
  • 寒草:寒冷的草地。
  • 荒城:荒凉的城池。
  • 落晖:夕阳的余晖。
  • 牛马隔:牛和马之间的距离,指的是行人稀少。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秋季的景象,以及归家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青溪,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尤其在五言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梅尧臣作为一位士人,常常感受到时代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表达了他归乡的渴望,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王公慥东归》是梅尧臣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日归途的画面。诗的开头几句描绘了诗人在东陌上匆匆行走的情景,秋槐叶的纷飞象征着季节的变迁,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囊中羞涩,却有古书相伴,这不仅反映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也暗示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古书意象的出现,赋予了诗歌一种文化的深度,表达出诗人内心对智慧的向往。

后两句以“羸驷嘶寒草”和“荒城背落晖”描绘出一幅颓败的景象,瘦马在寒草上嘶鸣,荒凉城池中的余晖,传递出一种孤独感和对过往的怀念。最后一句“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则是对归途上人烟稀少的感慨,暗示着社会的冷清与人心的疏离。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感伤与思索,展示了梅尧臣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色上东陌:匆忙的脚步走在东边的小路上,显示出诗人的急切与行色匆匆。
  2. 秋槐叶乱飞:秋天的槐树叶子纷纷飘落,营造出萧瑟的秋日氛围。
  3. 囊无一钱用:口袋里没有一分钱,表现出诗人经济拮据的状态。
  4. 箧有古书归:行李箱中装着古书,暗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5. 羸驷嘶寒草:瘦弱的马在寒冷的草地上嘶鸣,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
  6. 荒城背落晖:荒凉的城池在夕阳中显得愈发凄凉,反映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7. 莫嫌牛马隔:不要嫌弃牛和马之间的距离,强调人烟稀少的孤独感。
  8. 走别八行稀:行走的人已变得稀少,进一步强调了归途的孤独与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走比作生活的旅途。
  • 拟人:马的嘶鸣赋予了动物以情感。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意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反映了士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陌:象征着归途与希望。
  • 秋槐:秋天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古书: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 羸驷: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荒城: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变迁。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囊无一钱用”指的是什么?

    • A) 口袋里有钱
    • B) 口袋里没有钱
    • C) 口袋里有书
    • D) 口袋里有食物
  2. “羸驷嘶寒草”中的“羸”字意为:

    • A) 强壮
    • B) 瘦弱
    • C) 健康
    • D) 笨重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
  • 《夜泊牛津》——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王公慥东归》与王安石的《夜泊牛津》都描绘了秋日的孤独与思乡情,但梅的作品更偏向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知识的追求,而王则着重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