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才叔岸傍古庙》

时间: 2025-01-11 07:46:41

树老重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坐,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辞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树老重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坐,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辞哀。

白话文翻译:

树木已经老去,缨带在风中摇摆,
祠堂荒废,面朝流水而开。
偶尔有人经过,因雨而跌倒,
古老的房屋因风而崩溃。
野鸟在尘土上栖息,渔夫把竹杯奉献。
想要传唱山神的曲调,却只能感受到楚辞的悲哀。

注释:

  • 树老重缨乱:树木已老,缨带在风中摇晃。重缨指的是挂在树上的缨带,表现出树木的古老与凌乱。
  • 祠荒向水开:祠堂荒废,朝向水面而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衰败。
  • 偶人经雨踣:偶然有人经过,因雨滑倒,显示出无常与脆弱。
  • 古屋为风摧:古老的房屋被风摧毁,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
  • 野鸟栖尘坐:野鸟在尘埃中栖息,描绘出一幅萧条的景象。
  • 渔郎奠竹杯:渔夫用竹杯祭奠,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辞哀:想要传唱山神的曲子,但却只能感受到楚辞的悲哀,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石林,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初期。他以写景抒怀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山水诗。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诗人或许是在游历中经过一处古庙,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与悲凉,因而写下此诗。诗中反映了历史的遗迹与自然的无情,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才叔岸傍古庙》是梅尧臣以古庙为背景,抒发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之作。全诗通过描绘古庙周围的景象,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的前两句“树老重缨乱,祠荒向水开”直观地描绘出古庙的荒凉与凋零,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而“三四句”则通过偶然的行人与风雨的描写,进一步突显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脆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尽管想要传唱美好的歌谣,但现实的悲哀却让人无法做到。这种对比使得全诗更具深度,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以及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树老重缨乱:通过树木的老去和缨带的凌乱,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2. 祠荒向水开:表现古庙的荒凉,反映人文历史的衰败。
  3. 偶人经雨踣:通过描绘行人遭遇的困境,体现生活的不易。
  4. 古屋为风摧:强调自然力量的强大,展示人类的渺小。
  5. 野鸟栖尘坐:野鸟在尘土中栖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6. 渔郎奠竹杯:渔夫的祭奠行为,传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7.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辞哀:表达追求美好却遭遇现实悲哀的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古庙和自然景象的比喻,展现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将风与雨赋予了人性,增强了自然的力量感。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对生命脆弱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现实无奈的冲突。诗人通过古庙的荒凉景象,反映了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和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庙:历史的象征,承载着文化与记忆。
  • 树木: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雨与风:自然的力量,象征着不可抗拒的变迁。
  • 野鸟:生命的脆弱与自由。
  • 竹杯:祭奠与敬畏,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老重缨乱”是什么意思?
    A. 树木繁茂
    B. 树木老去,缨带凌乱
    C. 树木被砍伐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历史的感慨与自然的敬畏
    C. 对爱情的追求

  3. 在诗中,渔郎用什么来祭奠?
    A. 酒
    B. 竹杯
    C. 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梅尧臣的《和才叔岸傍古庙》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梅尧臣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迹,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的和谐美感。梅尧臣的诗中有一种苍凉与无奈的情感,而王维的诗则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诗意的美。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各自时代的不同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