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 湖口》
时间: 2025-01-24 15:03: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白话文翻译:
晚风突然变得急促,远山看上去迷茫无际,曾经让我惊叹的龙形山脉。天边一片云帆,游子寄托的愁苦又该何处去寻?战舰横亘在天际消失,百年的往事都化为渔夫樵夫的闲聊。算起来,我在外漂泊,刚从羊城挑菜回家,又见江边的柳絮飞舞。想念那位隐士,戴着葛巾品酒,解开烦恼,田园生活依旧如故。手种的黄花,管它潮起潮落。孤独的帐篷惊醒了寒冷的芦苇岸,石钟声送来长夜的曙光。在这无聊的时光里,听着猿猴啼叫,乐于对着香兰的炷香。
注释:
- 乍急:突然变得急促。
- 龙踞:指山势像龙一样蜿蜒,形状壮观。
- 云帆:指天上飘动的船帆,象征远行。
- 羁栖:指在外漂泊的生活。
- 葛巾:隐士所戴的帽子,象征隐士生活。
- 黄花:指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高洁的情操。
- 石钟声:钟声传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结合,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可能受到游历与思乡之情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及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倦寻芳 湖口》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诗人在湖口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晚风乍急”“山势茫茫”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绪。游子在远方,既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又在面对生活的无奈与烦恼。诗人通过“云帆”“战舰”等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历史的追溯,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忆起隐士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在这句中,诗人以黄花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界的纷扰而所动,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诗歌以猿啼声收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寓意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
- 描绘了初秋的晚风与远山的景象,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困惑与不安。
-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
- 云帆象征远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愁苦无处寄托。
-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
- 战舰消失在天际,历史的沧桑变成了渔樵的闲聊,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
- 诗人自我反思,回忆在外漂泊的生活。
-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
- 想念隐士的生活,享受闲适,回归田园的宁静。
-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
- 自然的宁静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表现出诗人的超然态度。
-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
- 描绘了孤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交融,钟声带来新的希望。
-
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 在无聊中,听猿啼声,享受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人生的情感寄托。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猿啼”的愉悦。
- 对仗:如“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游子思乡、隐士生活的向往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情感。
- 云帆:象征远行与对未来的期待。
- 黄花:象征高洁与宁静的内心。
- 猿啼: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真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晚风乍急”指的是什么情境?
- A. 风平浪静
- B. 风突然变得急促
- C. 风和日丽
-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 A. 否定
- B. 向往
- C. 无所谓
-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对自然的无知
- B. 诗人心境的超然
- C. 诗人对潮汐的恐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国情怀。
- 李白《静夜思》:同样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而浓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曹溶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