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雷》

时间: 2025-01-25 23:40:56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雷
作者: 张维屏 〔清代〕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自然界的无声却充满情感的变化。每当冬天结束时,人们总会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各种花朵争相开放,绚丽多彩,只等待着春雷的第一声来唤醒这一切。


注释

字词注释:

  1. 造物无言: 指自然界的创造虽然没有言语,但却充满情感。
  2. 寒尽: 指寒冷的冬天结束。
  3. 春生: 春天的生命开始复苏。
  4. 千红万紫: 形容花朵的色彩繁多而艳丽。
  5. 安排著: 指自然界已经安排好,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6. 新雷: 指春天雷声的第一次响起,象征春天的来临。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敏感与赞美,常见于唐诗、宋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维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而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到来之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渴望,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新雷》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生命复苏的美好。开头两句“造物无言却有情”,揭示了即使自然没有言语,但它却能传递出深厚的情感。寒冬的消逝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人以“寒尽觉春生”表达了对春天由内而外的感知,显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接下来的“千红万紫安排著”,更是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百花齐放的壮观场景。这里的“千红万紫”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还是对春天生机的生动写照。最后一句“只待新雷第一声”回归到自然现象,暗示春雷的到来是春天真正开始的标志,具有强烈的期待感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运用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造物无言却有情: 说明自然界虽然没有语言,但它的变化却充满情感。
  2. 每于寒尽觉春生: 每到寒冷的冬天结束时,便能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复苏。
  3. 千红万紫安排著: 大自然中各种花卉已经绚丽地开放,形成美丽的景象。
  4. 只待新雷第一声: 只等着春雷响起,象征着春天的真正到来。

修辞手法:

  • 拟人: 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其似有灵性。
  • 对仗: 诗中“千红万紫”与“春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喜悦,展现了生命复苏的美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新雷: 象征春天的到来,象征新的生命与希望。
  2. 千红万紫: 花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尽”指的是哪个季节结束?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千红万紫”形象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冬天的雪景
    C. 春天的花海
    D. 夏天的绿树

  3. 诗中“只待新雷第一声”意味着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夏天的到来
    D. 冬天的回归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 杜甫在诗中描绘春天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张维屏的乐观情绪形成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通过草的生长传达对离别的感伤,与《新雷》的生机勃勃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汉乐府》

通过上述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雷》这一古诗的内涵与美感,增进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