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
时间: 2025-01-11 02:2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白话文翻译
在三元里前面,响声如雷,成千上万的人们齐聚而来。因义而生的愤怒产生勇气,乡民们齐心协力,强徒也难以摧毁。 家园和田地必须保护,不需要鼓声,大家就已集气而来,妇女也齐心协力,犁锄在手皆可作武器。 乡里分远近,旗帜斑斓,百队千队沿着溪山而行。众夷相互对视,脸色突然变得苍白,黑旗之下,死仗难以生还。 夷兵所倚仗的只有枪炮,而人心合处便是天心到。晴空骤雨,突然倾盆而下,凶夷无处施暴。 不仅仅是火器无所施,夷人脚不习惯在滑泥中行走,低处的田埂苦于踯躅,高处的冈阜愁于被挤压。 其中有个夷酋,模样尤为丑陋,象皮做的铠甲包裹得厚重。一戈已刺入其喉,十日仍悬挂着郅支的首级。 纷纷想要逃跑却没有双翅,歼灭其首领实在容易。不知为何巨网打开,枯鱼竟然轻易逃脱。 魏绛和戎来解忧,风人慷慨赋诗同仇,何以全盛金瓯之日,却像金缯一般谋求岁币。
注释
- 三元里:指的是广州三元里,这里曾发生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事件。
- 夷:指的是外族人,特指侵略者。
- 黑旗:象征敌人,预示着危机。
- 犁锄:农具,这里比喻乡民的武器。
- 郅支:指的是敌军首领的名字。
- 魏绛:指的是历史上的和戎名将,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维屏,生于清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闻名,常为国家大事和民众疾苦所感动,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朝时期,背景是鸦片战争及其后续的民族危机。诗人通过描绘乡民团结起来抵抗外敌的情景,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反抗精神。
诗歌鉴赏
《三元里》是张维屏的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乡民们在外敌侵袭时的勇敢与团结,描绘了他们不畏强敌、奋起反抗的壮丽场面。开篇即以“声若雷”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愤怒和激情,随后用“因义生愤愤生勇”强调了正义感所带来的勇气,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激昂情绪。
诗中多次提到“妇女齐心亦健儿”,表明这场斗争不仅仅是男性的事情,整个乡村的力量都被唤醒,体现了集体的力量。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描绘了敌人的恐惧和无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击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最后两句提到的“金瓯”与“金缯”,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思和对物质财富的反思,呼唤人们应当追求精神上的团结与和谐,而不仅仅是物质利益。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激昂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民族团结与奋起抗争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元里前声若雷:描绘了三元里集结的人声如雷,气势磅礴。
- 千众万众同时来: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显示了团结的力量。
- 余下的句子则继续描绘乡民的勇敢和团结,表现他们不畏艰难、共同抗敌的决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犁锄在手皆兵器”,将农具比作武器,展现了乡民的斗志。
- 对仗:如“晴空骤雨忽倾盆”,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气势。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思想,表现了人民在外敌侵略面前的愤怒与勇敢。
意象分析
- 雷声:象征着愤怒与团结的力量。
- 犁锄:象征乡民的武器,展现出人民的反抗精神。
- 黑旗:象征敌人,带来恐慌和危机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元里”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广州
- C. 上海
- D. 南京
-
诗中提到的“夷”是指什么?
- A. 本土人民
- B. 外族侵略者
- C. 友邦
-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犁锄”象征着什么?
- A. 田地
- B. 农民的生活
- C. 乡民的武器
- D. 传统文化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岳飞)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岳飞的《满江红》同样表达了对外敌的愤怒与抗争,但更加集中于个人的豪情壮志。
- 苏轼的《江城子》则通过描写狩猎场景反映了对自由与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维屏的诗歌与时代背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