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
时间: 2025-01-26 03:44: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
——苏轼 〔宋代〕
东邻主人游不归,
悲歌夜夜闻舂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
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
室人岂忍交谪谤。
大儿踉蹡越门限,
小儿咿哑语绣帐。
定教舞袖掣伊凉,
更想夜庖鸣瓮盎。
题诗送酒君勿诮,
免使退之嘲一饷。
白话文翻译
邻居家的主人外出游玩却迟迟不归,
我夜夜听到悲歌和舂米声。
门前人声嘈杂,马儿嘶鸣得急促,
一家人欢声笑语,像春天的美酒一样醉人。
王上之事,何曾怨恨独自贤良?
家中人怎么忍心互相诽谤?
大儿子跌跌撞撞地越过门限,
小儿子咿呀学语,像在绣帐里玩耍。
一定要教他们舞袖扭动,带来一阵清凉,
更想起夜里厨房里酒瓮的鸣响。
写下这首诗送酒给你,君子请不要嘲笑,
免得我在你面前被人嘲讽一番。
注释
- 游不归:指出游后尚未归来。
- 悲歌夜夜:形容夜晚听到的悲伤歌曲。
- 舂相:舂米的声音。
- 马嘶急:马的嘶鸣声急促。
- 春酿:春天酿造的酒,象征喜庆。
- 王事:王朝的事务。
- 怨独贤:对忠良之士的抱怨。
- 踉蹡:形容小孩走路不稳。
- 咿哑:小孩学说话的声音。
- 舞袖:指舞动衣袖,象征快乐和轻松。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出对家庭与邻里关系的关注,以及对传统家庭和谐氛围的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与友人交往之后,表现了对邻里生活的关心与对家庭和谐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苏轼的《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的家庭描写为核心,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感伤的氛围。诗的开头通过邻居外出游玩的情景,引入了对家庭生活的深刻思考。夜晚的悲歌与舂米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活的不如意与家庭的欢愉并存。
诗中对“大儿踉蹡越门限,小儿咿哑语绣帐”的描写,生动描绘出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彰显了家庭的幸福与温暖。而“定教舞袖掣伊凉,更想夜庖鸣瓮盎”则通过舞动的衣袖和厨房的热闹,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珍惜,展示了诗人对人间烟火气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题诗送酒君勿诮”来结束,全诗虽有些许感伤,却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生活的乐观态度。整体而言,该诗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人情的温暖,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邻主人游不归:邻居出游未归,表现出对邻里生活的关注。
- 悲歌夜夜闻舂相:夜晚悲歌与舂米声交织,暗示生活的苦乐。
- 门前人闹马嘶急:门前热闹的场景,象征生活的繁忙。
- 一家喜气如春酿:家庭喜气洋洋,像是春天的美酒,传达幸福感。
- 王事何曾怨独贤:对朝政的无奈,表现出对贤良之士的珍视。
- 室人岂忍交谪谤:家庭成员不应互相诽谤,强调家庭和谐。
- 大儿踉蹡越门限:描绘儿童的可爱与生活的真实。
- 小儿咿哑语绣帐:小儿的语言天真无邪,象征家庭的温暖。
- 定教舞袖掣伊凉:希望孩子们舞动衣袖,带来清凉,表现出对快乐的渴望。
- 更想夜庖鸣瓮盎:对夜晚厨房热闹的向往,彰显生活的美好。
- 题诗送酒君勿诮:以诗送酒,表达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 免使退之嘲一饷:请求友人不要嘲笑,表现出一种幽默与亲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庭的喜气比作春天的美酒。
- 拟人:通过“夜庖鸣瓮盎”赋予物体以人的特征。
- 对仗:在句式上保持平衡,增强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出诗人对人间温暖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邻居:象征着亲密的社区关系。
- 悲歌:代表生活中的苦涩与哀愁。
- 舂米声:象征平凡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 春酿:象征家庭的幸福与美好时光。
- 舞袖:象征快乐、自由的生活状态。
- 夜庖: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邻主人游不归”,是指什么样的情境?
- A. 邻居出门工作
- B. 邻居外出游玩
- C. 邻居去世
-
诗中“大儿踉蹡越门限”描绘的是什么?
- A. 小儿摔倒
- B. 大儿子走路不稳
- C. 儿子在玩耍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嘲讽
- B. 对友人的尊重与珍视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但前者更注重家庭与邻里关系,后者则更强调豪放与放纵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