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时间: 2025-01-26 02:40:23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

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

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

红梨惊合抱,映岛孤云馥。

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

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

我时来周览,问此谁所筑。

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

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

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

谁家美园圃,籍没不容赎。

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

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蜀。

何尝载美酒,来此驻车谷。

空使后世人,闻名颈犹缩。

(俗犹呼皇后园,盖茂贞谓其妻也。

)我今官正闲,屡至因休沐。

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

何当力一身,永与清景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作者: 苏轼 〔宋代〕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
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
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
红梨惊合抱,映岛孤云馥。
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
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
我时来周览,问此谁所筑。
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
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
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
谁家美园圃,籍没不容赎。
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
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蜀。
何尝载美酒,来此驻车谷。
空使后世人,闻名颈犹缩。
俗犹呼皇后园,盖茂贞谓其妻也。
我今官正闲,屡至因休沐。
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
何当力一身,永与清景逐。

白话文翻译

诗的内容描绘了作者在李氏园游览时的所见所感。清晨,作者在北城东游玩,回头看到修竹,看到一户人家,破旧的墙围绕着古老的屋子。敲门时,幽幽的回声在空谷中回荡。进门后看到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奇花异草四处可见,野鸟在此喧闹。西边的溪水活泼地绕过墙角,东边流入深林,林子里窗户透出绿色的光。水面映照着竹影,时有白鹤独立其中,林中百尺高的松树苍老而苍翠。这里不仅景色宜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关中地区可能缺乏如此美景。小桥跨过南边的水,沿路多是高大的树木,隐约像一座城堡。阳光透过树叶,光线柔和,秋天的气息渐浓。池塘里野雁与家鸭混杂,红梨树令人惊叹地相互拥抱,映衬着孤独的云朵。春天的水面荡漾,像风中的雪花在翻飞。北边是长溪,波声滚滚,北山可见,苍翠中夹杂着光秃。作者在此游览时自问:这里是谁建造的?听说是李将军所筑,他曾因险恶的环境而被迫离开。曾经为了赚钱而算计,不过未曾品尝过美味的羹粥。那时夺了民田,失业的百姓又如何敢哭泣?谁的美丽园圃,如今却被没收,无法赎回。这里的亭子破旧不堪,郁郁苍苍,矗立在城的山脚下。将军究竟经历了什么,难道是虱子生在刀上?何曾带着美酒,停留在此地。后世的人听闻他的名字,却又不敢高声呼喊。人们仍称之为皇后园,是因为这是李将军的妻子茂贞的名字。我如今官职闲散,常来此处休闲。人生的居所究竟是为谁选择的呢?何时才能全心投入,永远与这清丽的景色为伴?

注释

  • 修竹:高耸的竹子,象征清雅之境。
  • 朱门家:朱色的大门,表示富贵人家。
  • 幽响:清幽的回声。
  • 异花兼四方:各种异国的花卉,象征多样性。
  • 活活转墙曲:溪水蜿蜒曲折,生动形象。
  • 独立鹄:白鹤独自站立,象征高洁。
  • 苍鳞蹙:古松苍老,年久失修。
  • 虮虱生刀蜀:比喻环境艰苦。
  • 皇后园:传说中李将军的妻子茂贞的园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奔放,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李氏园原为李茂贞所建,后归王氏所有。苏轼在官职闲暇时游览此地,借景抒怀,表达对历史、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氏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交融的诗作。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园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诗中通过“修竹”、“朱门家”、“溪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自然的氛围,让人如同置身于这片世外桃源。

诗作中,苏轼不仅写景,更通过景抒情,抒发了他对李将军和他的园子历经风雨的感慨。历史的浮沉让这座园子在时光长河中显得更加苍凉与无奈,诗人通过对将军与园子的追忆,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谁家美园圃,籍没不容赎”的句子,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透视了人情的复杂与历史的无情,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与高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游北城东:清晨游览北城东边。
  • 回首见修竹:回头看到高耸的竹子。
  • 下有朱门家:前方有一家富贵人家。
  • 破墙围古屋:围墙破旧,周围是古老的房屋。
  • 举鞭叩其户:骑马敲门。
  • 幽响答空谷:敲门声在空谷中回响。
  • 入门所见夥:走进门看到的景象丰富多彩。
  • 十步九移目:走十步就要转头看。
  • 异花兼四方:四处都是奇花异草。
  • 野鸟喧百族:野鸟在此喧闹。
  • 其西引溪水:西边有溪水引流。
  • 活活转墙曲:溪水活泼地绕过墙角。
  • 东注入深林:溪水流入深林。
  • 林深窗户绿:林中窗户透出绿色。
  • 水光兼竹净:水面与竹子映照清澈。
  • 时有独立鹄:时常有白鹤独立其中。
  • 林中百尺松:林中有百尺高的松树。
  • 岁久苍鳞蹙:岁月久远,苍松松鳞紧缩。
  • 岂惟此地少:这地方不仅少。
  • 意恐关中独:担心关中独缺如此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隐如城百雉”,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壮丽。
  • 拟人:如“水光兼竹净”,赋予了水与竹子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时有独立鹄,林中百尺松”,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李氏园的美景,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对过往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
  • 溪水:象征生机与流动。
  • 野鸟:象征自由与自然。
  • 松树:象征长寿与坚强。
  • 亭子:象征宁静与休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门家”象征什么?
    A. 富贵人家
    B. 贫穷人家
    C. 古老房屋
    D. 离乡背井

  2. “时有独立鹄”中的“鹄”指的是什么?
    A. 鹿
    B. 白鹤
    C. 鸭子
    D. 天鹅

  3. 诗中提到的“李将军”是指谁?
    A. 李白
    B. 李茂贞
    C. 李白的妻子
    D. 李白的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作,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表达对家人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李氏园》:两者都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但《赤壁赋》更多反映个人的哲学思考,《李氏园》则侧重于对历史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一句是什么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上一句是什么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下一句是什么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上一句是什么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下一句是什么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上一句是什么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下一句是什么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上一句是什么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下一句是什么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上一句是什么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下一句是什么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上一句是什么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下一句是什么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上一句是什么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下一句是什么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上一句是什么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下一句是什么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上一句是什么

朝游北城东,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见修竹。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见修竹。下一句是什么

下有朱门家,上一句是什么

下有朱门家,下一句是什么

破墙围古屋。上一句是什么

破墙围古屋。下一句是什么

举鞭叩其户,上一句是什么

举鞭叩其户,下一句是什么

幽响答空谷。上一句是什么

幽响答空谷。下一句是什么

入门所见夥,上一句是什么

入门所见夥,下一句是什么

十步九移目。上一句是什么

十步九移目。下一句是什么

异花兼四方,上一句是什么

异花兼四方,下一句是什么

野鸟喧百族。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