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连雨独饮二首》

时间: 2025-01-11 09:57:22

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

岂止磁石针,虽合犹有间。

此外一子由,出处同偏僊。

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

纠纆不吾欺,宁此忧患先。

顾引一杯酒,谁谓无往还。

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

醉里有独觉,梦中无杂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

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
岂止磁石针,虽合犹有间。
此外一子由,出处同偏僊。
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
纠纆不吾欺,宁此忧患先。
顾引一杯酒,谁谓无往还。
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
醉里有独觉,梦中无杂言。


白话文翻译:

我和你一生交往,心意总是相通。
这情谊岂止如同磁石与针,虽然相合却仍有距离。
此外还有一个人叫由,他的出处也和我一样偏僻。
晚年最可惜,分离时各自飞往海南的天空。
我相信这份情谊不会欺骗我,宁愿先面对忧患。
我端起一杯酒,谁说没有来往与回忆?
寄语那些在海北的人,今天是哪个年份呢?
在醉意中我有独特的觉悟,梦中没有杂乱的言语。


注释:

  • :你,指朋友或知己。
  • 举意:抬起意念,表达心意。
  • 磁石针:比喻心意相通的人。
  • 偏僊:指偏远的地方,含有孤独的意味。
  • 纠纆:指纠缠的情谊。
  • 海北:指北方的海域,暗指远方的朋友。
  • 无往还:表示虽有来往,但难以重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是苏轼对友人情谊的深情寄托,诗中流露出浓烈的思念之情与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开篇即以“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表明与友人之间的心灵契合,暗示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情感依旧相通。接着借助“磁石针”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情意的深厚与距离的遥远。

诗中提到的“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表达了对老年孤独的无奈与对友人分离的惋惜。通过对“纠纆”的强调,暗示虽然生活中有忧患,但情谊却是坚固的。最后,酒成为沟通的媒介,也象征着情感的寄托,“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苏轼的哲思与情感深邃的交融,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诗意悠长,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一生中我与你的心意总是相通。
  2. 岂止磁石针,虽合犹有间:这份情谊不仅仅像磁石与针那样,尽管相合却仍然存在距离。
  3. 此外一子由,出处同偏僊:还有另外一个人叫由,他的出处与我一样偏僻。
  4. 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晚年的时光最令人惋惜,我们却各自飞向了海南的天空。
  5. 纠纆不吾欺,宁此忧患先:我相信我们的情谊不会欺骗我,宁愿先面对这些忧虑。
  6. 顾引一杯酒,谁谓无往还:让我举起一杯酒,谁说没有来往与回忆呢?
  7. 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我寄语那些在海北的人,今天是哪个年份呢?
  8. 醉里有独觉,梦中无杂言:在醉意中我有独特的觉悟,梦中没有杂乱的言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意比作“磁石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情感的相通与距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谁谓无往还”引发读者思考,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苏轼对生活、对友人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诗人通过酒的象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友谊与回忆,是交流情感的媒介。
  • 磁石针:象征心意相通的深厚情谊。
  • 海南天:象征遥远的地方与孤独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磁石针”用来比喻什么?

    • A. 友情的坚固
    • B. 情感的距离
    • C. 人生的无常
    • D. 山水的秀丽
  2. “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苏轼《和陶连雨独饮二首》与李白《将进酒》对比

  • 主题:两首诗均涉及酒,但苏轼更注重对友情的思念,而李白则强调畅饮与豪情。
  • 情感:苏轼的情感更为细腻,李白则显得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