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何曾》

时间: 2025-01-24 07:27:51

家国儿曹付五胡,奉身恨不及齐奴。

君王但说平生事,政为诸公昧远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国儿曹付五胡,
奉身恨不及齐奴。
君王但说平生事,
政为诸公昧远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和儿女的无奈与愤懑。五胡之乱使家国沦陷,自己却无能为力,心中对“齐奴”的恨意更显无奈。君王只顾追求自己的平生事务,而那些掌权之人却对未来的宏伟蓝图视而不见,令人感到失望和悲哀。

注释

  • 家国儿曹:家国和儿女,形容对国家和家庭的关切。
  • 五胡:指历史上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象征混乱与战乱的时代。
  • 奉身:指为国家和君王奉献自己的身心。
  • 齐奴:指的是齐国的奴隶,象征着对国家和社会地位的鄙视。
  • 昧远图:昧,指的是看不清,远图则是长远的规划。

典故解析

“家国儿曹付五胡”中提到的五胡,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北方的多个少数民族,这段历史充满了战争与动荡。诗中提及的“齐奴”则暗指当时社会的腐败与无能,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而闻名。其诗风多以写实见长,常常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映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国家动荡的历史阶段。诗人目睹了家国的沦陷与无能的统治者,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愤慨,因此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家国、儿女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在“家国儿曹付五胡”一句中,诗人直接指出了五胡的入侵对家庭和国家的摧毁,表现了深重的忧虑和悲痛。接下来的“奉身恨不及齐奴”则将个人的无能与历史的悲剧相结合,诗人认为即使自己愿意为国奉献,但在这样的混乱中也无法施展才华,反而不如“齐奴”那样的卑微角色。最后两句“君王但说平生事,政为诸公昧远图”则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控诉,指出君王只关注个人的安逸而忽视国家的长远发展。这一主题引发了对历史责任与个体命运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国儿曹付五胡:表达国家和家庭的遭遇,感受到家国沦陷的无奈。
  • 奉身恨不及齐奴:虽然心中愿意为国奉献,但感到自己连最底层的奴隶都不如,表现出深切的无力感。
  • 君王但说平生事:指责统治者只顾个人的事务,缺乏对国家的关心。
  • 政为诸公昧远图:官员们对未来的规划漠不关心,表现出对统治阶层的强烈不满。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自己与“齐奴”进行对比,突显个人的无奈与悲哀。
  • 象征:五胡象征着国家的混乱与动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无力感与对统治者的控诉,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切感悟,同时也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五胡:象征着战乱与民族冲突,暗示着国家的分裂与动荡。
  • 齐奴:象征着卑微与屈辱,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底层生存状态的理解与同情。
  • 君王与诸公:象征着统治者的无能与自私,反映出对社会政治的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五胡”指代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
    A. 汉末
    B. 唐代
    C. 明末
    D. 清代

  2. 诗人对“齐奴”的态度是?
    A. 崇拜
    B. 鄙视
    C. 同情
    D. 无感

  3. “君王但说平生事”中的“平生事”指的是?
    A. 国家大事
    B. 个人事务
    C. 家庭事宜
    D. 战争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陈普的《咏史下·何曾》均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前者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感慨,而后者则通过个人无力感与对统治者的批判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杜甫与陈普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