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何曾》

时间: 2025-01-27 03:53:30

君亲忠孝岂殊途,甲有方能罪乙无。

座上研研称阮籍,不知联席是公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亲忠孝岂殊途,
甲有方能罪乙无。
座上研研称阮籍,不知联席是公闾。

白话文翻译:

君亲(指君主和父亲)的忠诚与孝道难道是不同的道路吗?
甲(指某人)如果有能力就可以被指责,而乙(另一人)却无罪。
座上人们纷纷称赞阮籍,不知道坐在一起的是公闾(指公卿)。

注释:

  • 君亲:指君主与父亲,强调忠孝的关系。
  • 殊途:不同的路,意指忠与孝的道德标准。
  • 甲、乙:代指不同的人,表述对待的差别。
  • 研研:此处指交谈、讨论。
  • 阮籍: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代表了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 公闾:古代指的是贵族或高官,反映当时的阶层关系。

典故解析: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学人物,因其作品展现出深厚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风格往往被视为反叛和个体独立的象征。而“公闾”则是指高官显贵,代表了当时的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忠孝观念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深刻揭示了忠与孝的复杂关系。开头两句,诗人以质疑的语气指出,忠诚于君主与孝敬父亲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忠孝的曲解和滥用。而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不公:有能力的人可能会被指责,而无能的人却能逃避责任,显露出一种对权力和道德的讽刺。

诗中的“研研称阮籍”,表明当时社会对阮籍的崇拜,却又不知其背后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与个体独立思想。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批判,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孝道德的深刻理解与批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君亲忠孝岂殊途:质疑忠诚与孝道是否真的有不同的道路,暗示道德标准的混乱。
    2. 甲有方能罪乙无:指出在社会上,能力强者常常受到指责,而能力弱者却能逃避责任,反映了不公。
    3. 座上研研称阮籍:描写座谈时对阮籍的称赞,体现了对自由与个体精神的向往。
    4. 不知联席是公闾:暗示在赞美之中,往往忽视了权力结构的存在。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反问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性和批判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忠孝观念的反思,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以及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忠孝:象征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但在现实中被曲解。
  • 阮籍:代表个体自由与反叛精神,是对传统道德的挑战。
  • 公闾:象征权力与阶层,反映社会结构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亲忠孝岂殊途”的意思是?
    A. 忠与孝是不同的道路
    B. 忠与孝是相同的道路
    C. 忠与孝没有关系
    D. 忠与孝只在于君主

  2. 诗人通过“甲有方能罪乙无”想表达什么?
    A. 社会公正
    B. 权力的不公
    C. 个人的自由
    D. 忠孝的标准

  3. “研研称阮籍”中的阮籍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位现代诗人
    C. 一位道德家
    D. 一位王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普的《咏史下·何曾》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关注历史与道德的批判,而后者则强调个体的豪放与自由,反映出两位诗人对忠孝道德及自由精神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文学与社会变迁》
  • 《阮籍与魏晋风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