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相二绝》

时间: 2025-01-11 08:50:00

朝中寂寂少名卿,晚岁雄猜气益横。

心怕无须少年士,可怜未识玉奴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相二绝
作者:苏辙

朝中寂寂少名卿,
晚岁雄猜气益横。
心怕无须少年士,
可怜未识玉奴兄。

白话文翻译:

在朝廷上,寂寂无声,少有名声的卿相;
到了晚年,雄心壮志却愈发横行。
心中恐惧,不必再提少年的士人;
可怜的是,他未能识得玉奴兄。

注释:

  • :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代重要的官员。
  • 雄猜:指雄心和猜忌,表现出对他人的不信任。
  • 玉奴兄: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人,象征着理想中的贤者或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涪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兄弟。苏辙以诗、文、词俱佳而闻名,尤其擅长散文。他的作品多描绘时事,抒发个人情感,并关注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唐相二绝》作于宋代,正值北宋政治动荡,作者通过对唐代相国的回顾,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与不满。诗中反映了对官场上空虚与权力斗争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唐相二绝》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通过对唐代相国的描写,折射出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思考。诗中“朝中寂寂少名卿”一句,开篇即以寂静的朝廷场景,表现出对当时官员缺乏才干的失望。而“晚岁雄猜气益横”则揭示了在权力巅峰之时,人的内心却愈加猜忌与孤独,反映出权力所带来的内心挣扎与不安。

接下来,诗人以“心怕无须少年士”表达了对年轻人的一种无奈与恐惧,似乎年轻人不再是推动改革与前进的力量,反而是被忽视的群体。最后一句“可怜未识玉奴兄”,则是一种对理想中贤者的遗憾,表明了诗人对未能结识真正有才之士的惋惜。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不安,是对人才与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中寂寂少名卿:表现出朝廷的冷清与无能,暗示当时缺乏有才德的官员。
  2. 晚岁雄猜气益横:晚年时的权力与猜忌并存,显示出人心的复杂与扭曲。
  3. 心怕无须少年士:对年轻人才的失望,反映出对未来的担忧。
  4. 可怜未识玉奴兄:表达了对理想中的贤者的遗憾,抒发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比。
  • 比喻:用“玉奴兄”比喻理想中的贤者,表现出作者对真才实学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才缺失、权力斗争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深刻的社会关怀与历史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官场的冷漠。
  • 玉奴兄:象征理想中的贤者,代表着作者对知识与真理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怕无须少年士”的意思是:
    A. 对年轻人的期待
    B. 对年轻人的失望
    C. 对年轻人的赞美

  2. 诗句“晚岁雄猜气益横”中,“雄猜”指的是:
    A. 英雄气概
    B. 猜忌与嫉妒
    C. 骄傲与自满

  3. “可怜未识玉奴兄”中的“玉奴兄”象征:
    A. 一位权贵
    B. 理想中的贤者
    C. 一位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作,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现对兄弟的思念与人生无常。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唐相二绝》在意象表现上都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显豪情,而苏辙则更多反映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与苏轼的文学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