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 其二》

时间: 2025-01-24 01:51:04

万里承平一梦间,风流人物与江山。

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承平一梦间,
风流人物与江山。
眼明今日题诗处,
却见明昌玉笋班。

白话文翻译:

在万里辽阔的承平盛世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风流才俊与壮丽江山交相辉映。今天在这里题写诗篇,恍惚间却看见了明昌年间的玉笋群峰。

注释:

字词注释:

  • 承平:指太平盛世,国家安定、繁荣的时期。
  • 风流人物:指才华出众且风度翩翩的人,通常指文人或杰出人物。
  • 江山:指祖国的河山,常用来象征国家和社会。
  • 眼明:意为眼光明亮,见识广博。
  • 明昌:是指金朝的一个年号(公元1190-1196年)。
  • 玉笋:形容山峰如玉笋般挺拔秀丽,象征自然的美。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明昌”年号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与回忆,反映了金朝的繁荣与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子问,号“天隐居士”,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诗歌和词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金朝的盛世与衰落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盛世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关心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沉思。开头“万里承平一梦间”以宽广的视野描绘了太平盛世的辽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仿佛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风流人物与江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更是在追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其所创造的辉煌成就。

“眼明今日题诗处”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现实,表达了他在此时此地的感慨,似乎在感叹当下的美好与过往的辉煌。“却见明昌玉笋班”则以“玉笋”来象征山川的秀美,传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的追忆,象征着曾经的繁荣与现状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期许,流露出一种悠远而又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承平一梦间:描绘了辽阔安宁的场景,暗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2. 风流人物与江山: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强调了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3. 眼明今日题诗处:从历史回到现实,诗人目光锐利,感悟当前的景象。
  4. 却见明昌玉笋班:以玉笋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联想起历史的辉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笋”比喻山川的挺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在描绘自然与历史时,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使得情感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关心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象征辽阔、包容与希望。
  • 承平:象征繁荣与安宁的时代。
  • 风流人物:代表才华与卓越,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 江山:象征国家的美丽与壮丽。
  • 玉笋: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承平”指的是: A. 动荡不安的时代
    B. 太平盛世
    C. 自然灾害
    D. 战争

  2. “风流人物”指的是: A. 形象普通的人
    B. 才华横溢的人
    C. 农民
    D. 普通市民

  3. 诗中提到的“明昌”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金朝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将元好问的此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达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代诗词选》
  • 《元好问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