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团团石瓮琢青瑶,仰面看云觉动摇。谁著天瓢洒飞雨,半空翻转玉龙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观的自然景象:青色的石瓮如同被精雕细琢,仰望天空时,云朵似乎在摇动。是谁在天空中洒下飞雨,半空中翻转的如同一条玉龙的腰身。
注释:
- 团团:环绕、成圈的样子。
- 石瓮:一种大型的石器,形状如瓮,通常用来盛水或其他液体。
- 青瑶:青色的美玉,形容石瓮的颜色如同美玉般的青色。
- 动摇:摇动、晃动。
- 天瓢:天上的瓢,形容天空中如同瓢一样的云彩。
- 洒:撒、洒落。
- 飞雨:形容雨点如飞落般。
- 玉龙:指美丽的龙,通常用来形容某种美丽的物体。
- 腰:形容翻转的姿态,像龙的腰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宣,号天池,金朝人,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好问的“黄华峪十绝句”系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黄华峪的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深思的感觉。
诗歌鉴赏:
《黄华峪十绝句 其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首句“团团石瓮琢青瑶”,以“团团”形容石瓮的形状,给人一种坚固而又精致的感觉,仿如天然的艺术品。接着“仰面看云觉动摇”,作者通过仰望天空的姿态,传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似乎在倾听天际的变幻。
第三句“谁著天瓢洒飞雨”,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好奇,诗人用“天瓢”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雨水从天而降的景象。最后一句“半空翻转玉龙腰”则通过玉龙的形象,增添了诗的灵动感和美感,仿佛雨水在空中舞动,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思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元好问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美感的自然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团团石瓮琢青瑶:描绘了石瓮的外形与颜色,给人一种坚硬而美丽的视觉感受。
- 仰面看云觉动摇:表现出诗人仰望天空,感受到云彩动摇的奇妙景象,象征着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 谁著天瓢洒飞雨: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好奇,想象雨水从天空中洒落的场景。
- 半空翻转玉龙腰:将雨水比作玉龙,形象地表达了雨的轻盈与美丽,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瓢”比喻云彩,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觉动摇”,使自然现象富有生命。
- 对仗:如“洒飞雨”和“翻转玉龙腰”,增强了诗的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变化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石瓮:象征着坚固与美丽的自然景观。
- 云:象征着变化与流动的生命。
- 飞雨:象征着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滋养。
- 玉龙:象征着美丽与灵动,增强了诗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瓢”指的是什么? a) 瓢虫
b) 天上的云彩
c) 雨伞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战争的悲惨
c) 爱情的甜蜜 -
诗中用到的比喻是哪个? a) 石瓮如青瑶
b) 玉龙的腰
c) 飞雨如天瓢
答案:
- b) 天上的云彩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 a) 石瓮如青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与元好问的《黄华峪十绝句 其六》均描绘自然景象,但杜甫更侧重于壮阔的山川,而元好问则着重细腻的雨景与石瓮的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自然美感。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