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赠丹阳王鍊师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敝尽貂裘白发新,
京华旅食记前身。
仙翁相见休相笑,
同是邯郸枕上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开头提到自己已耗尽了华丽的貂裘,如今白发苍苍,显得十分衰老。接着回忆起在京城的生活,仿佛是个漂泊的旅人,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最后,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见时,彼此不要嘲笑对方,因为他们都是曾在邯郸做梦的人,意味着在追求理想与人生的过程中,大家都是有着同样经历的人。
注释:
- 敝尽:耗尽,破旧。
- 貂裘:指华丽的皮衣,象征奢华与地位。
- 京华:指京城,通常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 旅食:漂泊生涯,指在外生活的经历。
- 仙翁:道家神仙,这里指理想中的人。
- 邯郸:古代地名,寓意追求理想与梦想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汝舟,号潜溪,金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以诗词、散文和文论著称,是金代诗词的重要代表之一。元好问的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好问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留赠丹阳王鍊师》是元好问在晚年对友人的一首赠诗,诗中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开篇“敝尽貂裘白发新”一句,既点明了诗人的衰老与失落,也暗示了他曾经的辉煌与奢华。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曾经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接下来,“京华旅食记前身”,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在京城漂泊的旅人,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似乎在自问自答,人生的意义何在?经历了许多风雨,是否仍旧值得追寻?这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两句“仙翁相见休相笑,同是邯郸枕上人”,则是对友人的安慰与共鸣。仙翁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邯郸枕上人”则指代了那段曾经追梦的岁月,表明彼此都是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拼搏的人,因而不应相互嘲笑。
整首诗凝练而富有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展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敝尽貂裘白发新: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耗尽了华丽的皮袍,白发新生,强调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京华旅食记前身:回忆自己在京城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对往日生活的追忆和对自己身份的反思。
- 仙翁相见休相笑:希望与友人相见时,不要嘲笑彼此的处境,表明了对友情的珍视。
- 同是邯郸枕上人:强调了彼此在追求理想和人生的道路上,是有共同经历的人,增添了诗的温情。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己比作“邯郸枕上人”,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富有哲理。
- 反语:通过“休相笑”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人情谊的珍惜。诗人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反思,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呼唤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貂裘:象征奢华与地位,暗示过去的辉煌。
- 白发:代表衰老与岁月的流逝,象征生命的无常。
- 京华:象征繁华的都市生活,暗示诗人曾经的追求。
- 仙翁: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着人生的目标。
- 邯郸:象征追梦的地方,反映了人生的理想与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貂裘”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奢华
- C. 自然
- D. 战斗
-
诗人希望与友人见面时,不要做什么?
- A. 交流
- B. 嘲笑
- C. 吵架
- D. 听歌
-
“同是邯郸枕上人”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梦想追求者
- C. 士人
- D. 旅行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表达了理想与追求的痛苦与坚持。
- 《静夜思》(李白): 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两首诗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珍视,王勃的诗更加着重于离别的哀愁,而元好问则更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共鸣。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元好问研究》
- 《中国古诗词选读》
- 《元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