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题画》
时间: 2025-02-04 15:2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泪痕一掬。恨芬流竟体,梅花同宿。误风沙细马驮来,抱璧月难亏,渡河空促。万里魂归,问不出海西部曲。要千秋著眼,一片寒香,玉钩斜玉。纵使绿蛾愁蹙。奈生憎娇怯,内家妆束。岸兜鍪鬓影青拖,更甲锁黄金,血花红簌。一剑防身,肯孤负离鸾别鹄。甚年年天断云横,玉关心目。
白话文翻译:
泪痕一捧而起,心中愤恨流淌如水,梅花也在此夜共宿。误入风沙,细马驮来,怀抱的美月却难以失去,渡河时空促。万里远方的魂魄归来,却无从问起海西的曲子。应该千秋万代着眼,只愿有一片寒香,玉钩斜挂。即使那绿蛾愁苦蹙眉,奈何情生憎娇怯,妆容束缚在内。岸边青影拖曳,铠甲锁住黄金,鲜血花瓣轻落。只求一剑在手,岂敢辜负离鸾别鹄。年复一年,天际断云横,心目依然在玉关之畔。
注释:
- 泪痕一掬:指泪水的残留,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 恨芬流竟体:恨意弥漫,浸透全身。
- 梅花同宿:梅花与诗人共度此夜,象征孤独与凄凉。
- 误风沙:指误入了风沙中的境地,暗示困境。
- 渡河空促:急于渡过河流,体现无奈与焦急。
- 万里魂归:思念远方的亲人或爱人。
- 玉钩斜玉:玉钩的斜挂,暗指珍贵事物的失落。
- 绿蛾愁蹙:形容女子愁苦的样子。
- 内家妆束:指内心的妆扮,意指心中的顾虑。
- 岸兜鍪鬓影青拖:岸边的青影映衬出忧愁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元戴,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独特,以情感细腻见长,常在诗词中融入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
诗歌鉴赏:
《解连环·题画》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与命运的深刻理解。全诗以泪痕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悲伤的氛围,恨意与泪水交织,梅花同宿则暗示了孤独的陪伴,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惋惜。
“误风沙细马驮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旅途的无奈与艰辛,表达了人生路途中的艰难困苦。万里魂归的描写,体现了对故乡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逐渐引入了对时间与命运的思考,千秋著眼与寒香的对比,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的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最后以“年年天断云横”收尾,给人一种无尽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悲凉。在修辞方面,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泪痕一掬:泪水的痕迹,象征悲伤的情感。
- 恨芬流竟体:恨意浸透全身,情感的无处不在。
- 梅花同宿:孤独的陪伴,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误风沙细马驮来:暗指误入困境,带来不幸的经历。
- 万里魂归:思念远方的人,表现出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泪水与梅花的结合,象征情感的深刻与孤独。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赋予诗意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很强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痕: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 梅花:坚韧与高洁,映射诗人的情操。
- 风沙:人生的艰辛与困扰。
- 月亮:象征美好与失去的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平静
-
“万里魂归”中的“魂”指的是什么?
- A. 魂魄
- B. 朋友
- C. 亲人
- D. 爱情
-
梅花在词中象征什么?
- A. 忍耐
- B. 富贵
- C. 忘却
- D. 高洁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是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但更加细腻柔情。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情感更加激烈,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与期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曲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