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时间: 2024-09-19 20:58: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双燕
作者: 汪东 〔清代〕
近寒食雨,料泥湿香融,画堂栖稳。
春阴忽断,便欲故巢重认。曾访南山小隐。
记宛转穿花曲径。镫边镜匣圆时,
试与描成双影。休问。棠梨吐润。
是若个尊前,共夸箫韵。当时红友,
化作蝶飞莺困。唯念零脂坠粉。
尚留伴琴书安顿。知否堰外东风,
盼杀隔年芳信。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节前的细雨中,泥土湿润,芳香四溢,燕子在画堂中安稳栖息。春天的阴云忽然散去,燕子们便想要重回旧巢。我曾经去过南山的小隐士那里,记得在花丛中蜿蜒的小径。灯边的镜匣在圆月下,试着把双影描绘出来。别再询问了,棠梨花正吐出新芽。那是谁在你身边,共同歌颂箫声韵律?曾经的红颜知己,如今化作蝶飞莺困。唯有那细腻的脂粉依旧留存,伴着琴书安静地安顿。你可知道堰外的东风,已经盼望着隔年再寄芳信?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为祭祀祖先的日子,通常在春秋之间。
- 画堂:指装饰精美的房屋,象征着优雅的环境。
- 南山小隐:指隐居于南山的小隐士,象征着脱离尘世的生活。
- 棠梨:一种花,象征初春的生机。
- 箫韵:指箫声的韵律,象征着美好的音乐。
- 红友:指昔日的红颜知己,象征爱情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生活在清代,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著称,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寒食之际,诗人通过燕子的归来,表达对故土和旧梦的怀念,同时融入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往昔情感的思索。
诗歌鉴赏:
汪东的《双双燕》以其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全诗通过燕子的归来,隐喻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开篇即以“近寒食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春日氛围,接着描绘燕子在画堂栖息的宁静场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复苏。随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南山小隐,表现出对当下繁华与过去隐逸生活的对比。尤其在“当时红友,化作蝶飞莺困”一联中,诗人以蝶与莺象征曾经的爱情,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与追忆。
整首诗在情感上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盼,尤其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眷恋,表达了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体来看,汪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人间情感的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近寒食雨,料泥湿香融:描述了寒食节前的雨水,使得泥土湿润,芬芳四溢。
- 画堂栖稳:燕子在装饰华美的房子里安稳地栖息。
- 春阴忽断,便欲故巢重认:春天的阴霾突然散去,燕子们便想回到旧巢。
- 曾访南山小隐:回忆曾经造访过南山的隐士,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记宛转穿花曲径:记得在花间蜿蜒的小径上游玩,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 镫边镜匣圆时,试与描成双影:在灯旁,试图描绘出双重的影子,象征着甜美的回忆。
- 休问。棠梨吐润:不必再问,棠梨花已吐出新芽,暗示春的来临。
- 是若个尊前,共夸箫韵:在某个雅致的场合,共同夸赞美妙的箫声。
- 当时红友,化作蝶飞莺困:曾经的红颜知己,如今化作蝴蝶和黄莺,象征着爱情的消逝。
- 唯念零脂坠粉。尚留伴琴书安顿:依然怀念那细腻的脂粉,伴随琴书静静安顿。
- 知否堰外东风,盼杀隔年芳信:你可知道堰外的东风,已经期盼着明年再寄芳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蝶、莺等动物用作情感的象征,表达对爱情与时光的思考。
- 拟人:通过“燕子”、“红友”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春阴忽断,便欲故巢重认”,形成整齐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归来与生机,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棠梨:象征春的萌动与希望,展现了生命的力量。
- 箫韵:象征美好的音乐与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 蝶与莺:象征逝去的爱情与青春,传达了对过去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通常在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双双燕”中的燕子象征什么? A. 变迁
B. 归来与生机
C. 爱情
D. 友谊 -
“当时红友,化作蝶飞莺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愁苦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写春天的美丽与人间情感。
- 《相思》:王维,表现爱情的思念与忧伤。
诗词对比:
- 《双双燕》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人间的情感,但《双双燕》更侧重于对逝去的回忆与感伤,而《春江花月夜》则强调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古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