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1-27 03:58:22

一元谁破碎,河洛漏微芬。

星斗昭乾纬,葩华粲地文。

班扬浑细事,伊傅有殊勋。

补履非神剑,相期敬所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其四
作者: 李吕 〔宋代〕

一元谁破碎,河洛漏微芬。
星斗昭乾纬,葩华粲地文。
班扬浑细事,伊傅有殊勋。
补履非神剑,相期敬所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朋友的祝福和期许。开头的“一元谁破碎”,意指宇宙间的元气何时被打破,接着提到“河洛漏微芬”,暗指河洛地区的文化气息在悄然流淌。接下来的“星斗昭乾纬”,形容星空的明亮,仿佛在为前途指引方向,“葩华粲地文”则描绘出灿烂的花卉与美丽的文采。诗中提到“班扬浑细事”,意指班固和扬雄的学问渊博,接下来提到“伊傅有殊勋”,指的是伊尹和傅说的杰出成就。最后的“补履非神剑”,暗示着功名不是依靠神力,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相期敬所闻”则是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在考试中取得佳绩。

注释:

  • 一元: 指宇宙的本源,代表着天地万物的起源。
  • 河洛: 古代指的是黄河和洛河流域,文化发源地。
  • 星斗昭乾纬: 星斗指天上的星星,昭显示,乾纬是古代星宿的名称,意味着天象清晰。
  • 班扬: 指班固和扬雄,汉代著名的学者。
  • 伊傅: 指伊尹和傅说,古代著名的贤臣,代表了卓越的才能。
  • 补履: 比喻追求名利,非神剑意指不依靠神秘力量,而是依靠个人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作品主要以描写时事和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吕的朋友仲秉即将赴京参加廷试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祝福和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的盛行和人们对学术成就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诗人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描绘,展示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交融。开头的“元”字引入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使整个诗歌在精神上显得高远而深邃。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运用了“河洛漏微芬”的细腻笔触,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同时,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班固、扬雄、伊尹和傅说,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智慧与才华,暗示着诗人对朋友的期许。

尤其是在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补履非神剑”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殷切希望。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音乐的韵律感,情感深邃且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和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元谁破碎:反映了对宇宙本源的深思,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2. 河洛漏微芬:描绘出文化的细腻与流动,表达对传统的珍视。
  3. 星斗昭乾纬:用天象来比喻命运的指引,表现出对未来的向往。
  4. 葩华粲地文: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文采,寓意着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美。
  5. 班扬浑细事:赞美历史学者的成就,鼓励朋友追求学问。
  6. 伊傅有殊勋:借古人之德,激励朋友努力拼搏。
  7. 补履非神剑: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反映出功名与才能靠自己。
  8. 相期敬所闻:表达了对朋友成功的期望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 “补履非神剑”用比喻表达努力的重要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 象征: 星斗、河洛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文化,具有深刻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努力与理想的实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科举考试对士人前途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元: 象征宇宙的本源与理想。
  • 河洛: 代表文化的源泉与传统。
  • 星斗: 象征未来与命运的指引。
  • 葩华: 代表才华的美丽与绚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元谁破碎”中“一元”代表什么? A. 星星
    B. 宇宙本源
    C. 朋友
    D. 文化

  2. 诗中提到的“班扬”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班固和扬雄
    B. 李白和杜甫
    C. 白居易和李贺
    D. 苏轼和欧阳修

  3. “补履非神剑”强调了什么重要性? A. 运气
    B. 神秘力量
    C. 个人努力
    D. 家庭背景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 都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功名的追求,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率性,而李吕则更为细腻和内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同样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王之涣的语言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