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警三首》

时间: 2025-04-28 01:48:17

爱之能勿劳,忠焉能勿诲。

彼有不受者,善意翻成累。

意思解释

自警三首

作者: 李吕 〔宋代〕

原文展示:

爱之能勿劳,忠焉能勿诲。彼有不受者,善意翻成累。

白话文翻译:

爱能让人不辛劳,忠诚能让人不需要教诲。可是,有的人却不接受这些,善意反而变成了负担。

注释:

  • 爱之能勿劳:爱能够使人不再辛劳,意味着真正的爱是轻松的。
  • 忠焉能勿诲:忠诚能够使人不需要教导,表达了忠诚的自然和顺畅。
  • 彼有不受者:指有些人不领情。
  • 善意翻成累:好心的付出反而成了负担。

典故解析:

本诗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反思,尤其是对于爱与忠诚的理解。诗中提到的“不受者”,可引申为不识好心的人,这在古代文献中常有体现,探讨了人性与感情的复杂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吕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士人普遍关注道德修养与人际关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李吕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反映了他对善意和忠诚所遭遇的误解与无奈,体现了士人对社会伦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人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表达了爱的无私与忠诚的自然,暗示了这些美德本应受到珍视和传承。然而,随后的句子却揭示了人性中的盲点,反映出有些人对善意的冷漠和误解。这种矛盾使得诗的情感愈加复杂,既有对美德的歌颂,也有对人性缺陷的无奈与失望。整首诗在言辞上简洁而又深刻,反映了李吕对人际关系的敏锐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爱之能勿劳”:爱是自然流淌的,理应轻松。
    • “忠焉能勿诲”:忠诚是内心的自觉,应该不需要他人教导。
    • “彼有不受者”:有的人却不领情,说明人心的复杂。
    • “善意翻成累”:好心的付出最终变成了负担,显示了人际关系的反面。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爱之能勿劳”和“忠焉能勿诲”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讽:善意最终变成负担,显示了人性的无奈与复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爱与忠诚的本质,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误解和挫折,传达出一种对善良和忠诚被误解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无私、温暖与关怀。
  • :象征着信任、责任与承诺。
  • 负担:象征着误解、失望与人心的冷漠。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爱”主要表现为?
      • A. 辛劳
      • B. 自然流淌
      • C. 忠实
    2. “忠焉能勿诲”的意思是?
      • A. 忠诚的人需要教导
      • B. 忠诚的人不需要教导
      • C. 忠诚的人很少
    3. 诗中提到的“不受者”指的是?
      • A. 懂得感恩的人
      • B. 不领情的人
      • C. 忍耐的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探讨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追求。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吕的《自警三首》都涉及人际关系与感情,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李吕则更为沉思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吕及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