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间茅屋疏篁压,
最怜富户双螺插。
绕砌长莓苔,
多时客未来。
不知名与姓,
对面原难认。
只看有梅花,
逋仙应是他。
白话文翻译:
在一间茅草屋下,稀疏的竹林压在上面,
最令人怜惜的是富户里那双螺插的花。
长长的莓苔绕着台阶,
常常等候的客人却迟迟未能到来。
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面对面相见本就难以认出。
只看那一树梅花,
或许那逋仙正是他。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屋子,形象朴素。
- 疏篁:稀疏的竹子,形容竹林稀少。
- 富户:富裕的人家。
- 双螺插:一种插花方式,常用双螺形的花器。
- 莓苔:一种植物,常生长在石阶上,形象生动。
- 逋仙:指隐居的仙人,寓意高人或雅士。
典故解析:
“逋仙”常用来形容那些隐居山林、超脱世俗的人物。在诗中,作者通过梅花引出逋仙的形象,暗示某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和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翔麟(约1675-1730),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菩萨蛮 其八》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开篇用“茅屋”与“疏篁”对比于“富户”的“双螺插”,以此展现出社会的两极分化,暗含对富裕生活的羡慕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诗中“长莓苔”与“多时客未来”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期待与失落的情绪,似乎在暗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不知名与姓”的叙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虽然面对面相见,但彼此的身份却难以辨认。最后一句“只看有梅花,逋仙应是他”,通过梅花引出逋仙,象征着理想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漠。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间茅屋疏篁压:描绘一间茅草屋,竹林稀疏地覆盖在上,暗示生活的简朴。
- 最怜富户双螺插:对比富户的花艺,表现出对富贵生活的怜惜与向往。
- 绕砌长莓苔:长长的莓苔环绕在石阶,象征着等待的无奈。
- 多时客未来:常常在等候,却没有客人到来,表达孤独感。
- 不知名与姓:无法辨认对方的身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与隔阂。
- 对面原难认:即使面对面,依然难以认出,强调这种疏离。
- 只看有梅花:通过梅花的存在,象征着高洁与理想。
- 逋仙应是他:暗指那位隐士或理想化的人物,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比:茅屋与富户之间的对比,突显生活的不同。
- 象征: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逋仙象征理想的生活。
- 意象: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茅屋、篁竹、莓苔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 该诗主要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平凡与朴素的生活。
- 疏篁:暗示孤独与宁静。
- 双螺插:代表富贵与繁华。
- 莓苔:象征等待与失落。
- 梅花:象征高洁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茅屋”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贫苦生活
C. 自然景色
D. 仙人生活 -
“逋仙”在诗中指代什么? A. 隐士
B. 富人
C. 普通人
D. 诗人 -
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向往高洁的生活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龚翔麟的《菩萨蛮 其八》更注重描写生活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由的追求。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龚翔麟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