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荷花,赣州巢龟亭为曾提管赋》
时间: 2025-01-10 22:4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亭横枕荷花浦。觉水面香来去。亭上佳人云态度。天然娇韵,十分撋就,唱尽黄金缕。耳边低道清无暑。我欲卿卿卿且住。自笑风情衰几许。一床明月,五更残梦,不到阳台路。
白话文翻译:
水边的亭子横卧在荷花池旁,感觉水面上的香气飘来飘去。亭上的佳人姿态如云,天生娇媚,十分自然地展现,唱尽了美妙的曲调。耳边轻声细语,清凉无比,没有一丝暑气。我想要与你亲近,你却暂且停住。自嘲自己的风情已经衰减了多少。床上一片明月,五更时分,梦境残破,无法到达那遥远的阳台之路。
注释:
- 水亭:指建在水边的亭子。
- 横枕:横卧,形容亭子位置。
- 荷花浦:荷花池。
- 水面香来去:形容荷花的香气在水面上飘散。
- 云态度:形容佳人的姿态轻盈如云。
- 天然娇韵:自然展现的娇媚风韵。
- 十分撋就:十分自然地展现。
- 黄金缕:比喻美妙的曲调。
- 清无暑:清凉无比,没有暑气。
- 卿卿:亲昵的称呼。
- 风情衰几许:自嘲自己的风情已经衰减了多少。
- 一床明月:形容夜晚的明亮。
- 五更残梦:五更时分,梦境残破。
- 阳台路:比喻遥远的爱情之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表达。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夜晚,诗人在荷花池边的亭子中,感受到荷花的香气和佳人的娇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风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赣州巢龟亭为曾提管所作,曾提管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诗人在夏日夜晚,感受到荷花的香气和佳人的娇媚,借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风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夜晚的荷花池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态的深刻感受。诗中“水亭横枕荷花浦”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亭子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而“觉水面香来去”则进一步以香气为媒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佳人的娇媚和美妙的曲调,更是为这个场景增添了无限的风情和韵味。然而,诗人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也不禁感慨自己的风情已经衰减,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亭横枕荷花浦:描绘亭子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横卧在荷花池旁。
- 觉水面香来去:通过香气来感受荷花的美丽,香气在水面上飘散。
- 亭上佳人云态度:佳人的姿态轻盈如云,形容其美丽和优雅。
- 天然娇韵,十分撋就:佳人自然展现的娇媚风韵,十分自然地展现。
- 唱尽黄金缕:比喻佳人唱尽了美妙的曲调,黄金缕指美妙的音乐。
- 耳边低道清无暑:耳边轻声细语,清凉无比,没有一丝暑气。
- 我欲卿卿卿且住:表达了对佳人的亲近愿望,希望她暂且停住。
- 自笑风情衰几许:自嘲自己的风情已经衰减了多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一床明月,五更残梦:形容夜晚的明亮和梦境的残破。
- 不到阳台路:无法到达那遥远的爱情之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风情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金缕”比喻美妙的曲调,“云态度”比喻佳人的轻盈姿态。
- 拟人:如“亭上佳人云态度”将佳人比作云,赋予其生命和动感。
- 对仗:如“水亭横枕荷花浦”与“觉水面香来去”在结构和意境上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荷花池边的亭子和佳人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逝去风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意象分析:
- 水亭:亭子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横卧在荷花池旁。
- 荷花浦:荷花池,荷花的香气在水面上飘散。
- 佳人:佳人的姿态轻盈如云,形容其美丽和优雅。
- 黄金缕:比喻美妙的曲调,黄金缕指美妙的音乐。
- 明月:形容夜晚的明亮,床上一片明月。
- 五更残梦:五更时分,梦境残破,无法到达那遥远的阳台之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亭横枕荷花浦”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亭子横卧在荷花池旁 B. 亭子横卧在山坡上 C. 亭子横卧在湖边 D. 亭子横卧在花园中 答案:A
-
诗中“觉水面香来去”一句通过什么来感受荷花的美丽? A. 香气 B. 颜色 C. 形状 D. 声音 答案:A
-
诗中“亭上佳人云态度”一句形容佳人的什么? A. 美丽 B. 优雅 C. 轻盈 D. 娇媚 答案:C
-
诗中“唱尽黄金缕”一句比喻什么? A. 美妙的曲调 B. 美妙的歌声 C. 美妙的舞蹈 D. 美妙的景色 答案:A
-
诗中“我欲卿卿卿且住”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与佳人亲近 B. 与佳人分离 C. 与佳人共舞 D. 与佳人共饮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以亭子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的感受和情感。
诗词对比:
- 赵以夫《青玉案·荷花》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但赵以夫的诗更加细腻和深情,而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和奔放。
- 赵以夫《青玉案·荷花》与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者都以亭子为背景,但赵以夫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的诗则更加注重对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以夫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赵以夫的其他诗词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创作风格和特点。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