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李山人不遇》

时间: 2025-01-26 04:12:34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

生金有气寻还远,

仙药成窠见即移。

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客长须少在时,
溪中放鹤洞中棋。
生金有气寻还远,
仙药成窠见即移。
莫为无家陪寺食,
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
独向南峰问老师。

白话文翻译:

这位山中客人,留着长须却很少来,
在溪水中放飞白鹤,在洞中下棋。
生金之气虽远,寻访却未能如愿,
仙药若成窝,见了就可搬移。
不要为了无家而陪伴寺中饭食,
应当缘故将米寄给他人烹饪。
从头开始在石上留下名号,
独自一人在南峰向老师求教。

注释:

  • 山客:指居住在山中的人,通常是隐士或修道者。
  • 长须:形容老者的长胡须。
  • 溪中放鹤:指在溪水旁放飞白鹤,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 生金有气:指生机勃勃的金子,暗指美好的机缘。
  • 仙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象征着追求长生的愿望。
  • 无家:没有固定居所,隐喻无依无靠。
  • 寄人炊:借人之米来做饭,形容依赖他人。
  • 南峰:指南边的高峰,象征着向往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0年左右,卒于810年。王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是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建隐居山林之际,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心态。

诗歌鉴赏:

王建的《寻李山人不遇》以寻访友人李山人为线索,展开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隐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山客长须少在时”,不仅描绘了隐者的形象,也暗示了诗人与李山人之间的距离感,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溪中放鹤洞中棋”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隐者在自然中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放鹤”与“下棋”不仅是活动的描绘,也是对隐士精神的象征,代表着恬淡悠然的生活态度。

“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和追求的执着,尽管寻求的道路漫长,但依然心怀希望。而“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则对依附他人的生活表示了一种无奈和反思,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最后两句“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努力和探索来寻求真理和智慧的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王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客长须少在时”:描述隐士的外貌和稀少的出现,表现孤独。
  2. “溪中放鹤洞中棋”:描绘隐士在自然中悠闲的生活方式。
  3. “生金有气寻还远”:比喻美好机缘的难寻,反映出追求的艰难。
  4. “仙药成窠见即移”:期待理想的实现,渴望获得长生之药。
  5. “莫为无家陪寺食”:对无依无靠的生活的无奈,反思依赖。
  6. “应缘将米寄人炊”:隐喻生活中的互助与依赖。
  7. “从头石上留名去”:表达对名声的渴望与追求。
  8. “独向南峰问老师”:向往智慧的境地,追求真理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生金有气”暗指理想,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象征:白鹤和仙药象征着自由与长生,体现了隐士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客:隐士,象征隐逸与宁静。
  2. 白鹤:象征自由、高洁。
  3. 仙药:象征追求长生与理想。
  4. 南峰:象征智慧与理想的高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客”指的是:

    • A. 游客
    • B. 隐士
    • C. 渔夫
  2. “生金有气”的意思是:

    • A. 黄金的气味
    • B. 机缘的珍贵
    • C. 对财富的追求
  3. 作者希望通过“独向南峰问老师”表达什么?

    • A. 对名利的渴望
    • B. 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
    •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士生活,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思考。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关注个人情感与豪放,展现了不同的隐士心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王建诗集》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