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帘梦雨潇湘景,别有幽花。绝代容华。怪石崚嶒合偶他。骚心侠气谁曾似,镫影红纱。诗思青霞。半晌销魂付画叉。
白话文翻译
一帘梦中的雨水映照出潇湘的美景,别有一番幽静的花朵。那绝代的容华令人心醉,怪石嶙峋与他相合。骚动的心情和侠义的气概,谁能与之相比?灯光下的红纱轻影摇曳,诗意在青霞中飘荡。半晌之间,魂魄已被这画面迷住。
注释
- 潇湘:指湘江流域,常用来形容南方的美丽风景。
- 幽花:指静谧的花朵,暗示着一种隐秘的美。
- 绝代容华:形容女子的美丽无人能比。
- 怪石崚嶒:形容山石奇特且高耸,给人一种冷峻的感觉。
- 骚心侠气:指内心的骚动与侠义之气。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情感主题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山水”与“幽情”相呼应,能够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鼎芬,清代诗人,以擅长诗词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常融入自然景色的描写。
创作背景
《采桑子 题伍乐陶兰石立轴》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美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沉醉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提到“一帘梦雨潇湘景”,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雨水轻洒在湘江之上,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接着“别有幽花”一语,仿佛暗示着在这幅美景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美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诗中对女性美的称赞“绝代容华”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知,而“怪石崚嶒”则突显了自然的奇特与壮丽。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流转,情感深沉,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帘梦雨潇湘景:梦中的画面,雨水洒落在湘江上,形成一个美丽的景象。
- 别有幽花:在这幅画面中,还隐藏着别样的花朵,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美丽。
- 绝代容华:指那些无人能比的绝世美丽,可能是对某位女性的描绘。
- 怪石崚嶒合偶他:怪异的石头高耸入云,与其他景物和谐相处。
- 骚心侠气谁曾似:内心的激动与侠义之气,表明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镫影红纱:灯下的红纱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诗思青霞:在青色的霞光中,诗意在流动。
- 半晌销魂付画叉:在这幅画面中,诗人的魂魄已被迷住,无法自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雨与美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美感。
- 拟人:用“骚心侠气”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如“绝代容华”与“怪石崚嶒”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人生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雨、潇湘:梦境与雨水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幽花: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隐秘美。
- 怪石:代表自然之美的奇特与不可捉摸。
- 红纱、青霞:传递出柔和与浪漫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抒情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绝代容华”主要形容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美丽的女子
- C. 奇特的石头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 A. 雨水
- B. 红纱
- C. 所有上述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相比,梁鼎芬的《采桑子》更偏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于情感的细腻。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对美的向往,但表现形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宋词三百首》